①并联电抗器;②串联电抗器;③调谐电抗器;
④输出电抗器;⑤输入电抗器;⑥限流电抗器;
⑦消弧线圈;⑧阻尼电抗器;⑨平波电抗器。
电抗器就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增加电感值,会在线圈中插入铁心(铁芯电抗器),铁芯中均匀分布多个气隙。
非调谐补偿滤波单元,即采用串联电抗器与并联电容器串联,根据接入点处系统谐波分布情况,采用合适的电抗率P,
即电抗器与串联电容的阻抗比值:
常用的电抗率为:
0.5/1%、6/7%、13.5/14%。
低压无功补偿回路串联电抗器,有两个主要作用:
Ⅰ.降低电容器投入瞬间涌流在以内,减小故障情况下电流,在允许范围内;
如电抗率P选0.5%、1%阻尼电抗器
Ⅱ.抑制接入点系统谐波侵入电容,延长电容使用寿命;如电抗率选为7%、14%等
第一种情况,使用场合为:在系统谐波含量小(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对用电设备影响不大,不需要特别抑制及治理措施。 一般采用纯电容补偿方案。当然有条件的话串联阻尼电抗器,能减小合闸涌流对电容器金属极板的冲击,起保护电容器,减小系统电压波动
第二种应用情况为:系统各次谐波明显,电压总谐波畸变率>5%,对敏感设备已经造成影响,像无功补偿用电容,谐波侵入,造成严重过载,发热等、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前段串联电抗器,改变补偿支路的阻抗特性,防止谐波的放大甚至谐振。
系统中谐波次数、含量大小,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测量仪表,如FLUK表,直观显示出来。
下图为一层写字楼谐波测量
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低压系统谐波次数、含量主要集中在13次以内,其中3次、5次、7次、9次、11次为重灾区。
我们知道了谐波对并联电容器的危害,对补偿稳定性的危害,就必须采取串联电抗器的办法
那电抗器要怎么选,选多大的合适哪?
看下图2调谐次数
2.jpg
横坐标为系统谐波次数,1为基波(频率50Hz)、2次谐波(频率100Hz)、3次谐波(频率为150Hz)…;
纵坐标为单元(电容+电抗)基波与谐波下阻抗比值;曲线为各类电抗率,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为P对应的调谐次数。
曲线与横坐标交点的左侧,单元阻抗呈容性(capacitive),右侧单元阻抗呈感性(inductive)
如电抗率14%的电容+电抗组合单元
①对于基波(1次)落在坐标交点(2.67次)的左侧,因为f=50Hz时单元呈容性,系统阻抗呈感性,从而用作无功补偿,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②3次谐波落在坐标交点(2.67次)的右侧,在f=150Hz组合单元阻抗呈感性,而系统总阻抗呈感性,所以不发生串联或并联谐振,也无谐波电流放大风险。
抑制了三次谐波侵入电容,对三次以上谐波也一样抑制效果。
当电抗率选7%的组合单元时,坐标交点(调谐次数为3.78次),同样分析:
可补偿基波(1次)无功功率,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
但是3次谐波落在交点左侧,在f=150Hz下单元阻抗呈容性,系统总阻抗呈感性,正负抵消,谐波阻抗减小,3次谐波电流增加,导致总电流增加。
所以此种情况下,不能选择7%电抗率,应选14%电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