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微软CEO鲍尔默用他高亢的音调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示着最新版本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6.5。虽然它的面市要等到今年底,但仅十天之后,微软内部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在酝酿7.0的升级版。
七年多前,Windows MoBIle只是作为PDA的操作系统来推广,跟公司其他业务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今天,微软几乎全线产品都开始往移动方面去动脑筋。
移动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压力,使得微软正在加快市场的布局。
尽管鲍尔默试图用数字去说明微软的优势地位——去年使用Windows MoBIle的手机销量为2000万台。但在拥抱移动互联网的诸多最新潮流中——如手机触摸屏、软件+服务的业务模式,微软并不是一个开拓者。
2007年苹果公司才推出iPhone,去年一年就卖出了1370万台;以搜索业务挑战微软的谷歌,2008年2月推出免费的Android操作系统,一年后就拥有了47家手机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加入此开放联盟。
在经济的寒冬中,如果说IT行业只有一个领域没有冬天,那可能就是移动互联网。进入2009年,微软、谷歌、诺基亚和苹果,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
微软移动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监陈敬新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非智能手机。”在这样一个“混战”的阶段里,从传统的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到运营商都希望自己能率先触碰到消费者的神经,引爆市场,这种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将更快地带动移动互联产业的成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我国目前手机用户已达6.4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176亿。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给了加紧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巨头们更多的想象力。
竞争格局 混乱圈地
因为这个领域很新,人们都在探讨到底最后哪一点会突破,或者哪一点让人们觉得是有价值的。
千橡集团董事长CEO陈一舟曾数次创业,他用“100个人看着同一张报纸”来形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而在全球一致看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里,竞争更是惨烈。
虽然谁都知道,移动互联网这块大蛋糕不可能一家通吃,但IT巨头们还是在广袤的市场里占据山头,展开了“圈地运动”。
谷歌曾经对研发手机讳莫如深,直到去年G1的亮相,才揭开谜底。不久前又有传闻微软也要造自有品牌的手机,但最终被发言人否认。不管怎样,这些巨头们基本上都实施了“贴身”战术,即一项技术或服务被看好,其他竞争对手也都会蜂拥而上。
谷歌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后不久,诺基亚即以4亿多美元收购SymBIan剩余52%的股份,从而获得这家英国智能手机软件制造商的全资控股权。网上商店、移动社交,利用云计算对联系人、音乐、视频等信息进行同步操作……这些移动互联网上的动作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竞争格局)看上去有些乱,有些杂,是因为这个领域很新,人们都在探讨到底最后哪一点会突破,或者哪一点让人们觉得是有价值的。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一语点破了这种圈地运动的实质。
作为UCWEB的创始人,何晓鹏从2004年起就开始做手机浏览器,踏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在他看来,微软在客户端处于领先地位,谷歌在云端拥有较大优势,诺基亚的硬件优势明显。
另一位业内人士采用了“出身论”:作为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谷歌更适应web2.0时代开放的潮流;微软是靠卖软件、拿版权费起家的,其商业模式与开源有较大的冲突;诺基亚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其理念一般都是有了一定的投入、建立起不大的用户平台后,就希望有收入,这会导致其在向互联网转型时投入不坚决。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智能手机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14%,鲍尔默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一比例会增至50%。
智能手机的昂贵曾经让微软将其用户定位在商务人士,现在不断下滑的硬件价格和越来越丰富的支持软件,反而使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时尚的人群。
对于外界认为微软最近才开始将移动战略转向个人消费者,张宏江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其实,早在一年多前,微软的研发部门就已经成立“终端用户体验组”,专门研究如何开发下一代的手机,以更加满足个人消费者市场的需求。
我们最早实现了手机上的电邮推送(push E-mail),而竞争对手也使用了我们的E-mail同步软件,这显然是微软一个强项。张宏江也承认微软正在加强针对普通终端用户的研发。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