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需要艰辛的付出,充足的谋略和胆识,也需要足够的机遇与勇气。
京东的掌门人刘东强说过:沙漠中沙粒无数,最幸运的沙子,也只是偶尔能够浮到表面上来,享受一次阳光、享受一次春风而已。当然,还有很粒沙子,可能一辈子没有见过任何阳光,一直埋没在下面。
刘强东从商也许是性格使然,但最初确实情势所迫:大学时开个饭馆亏空了20多万,急于还钱。然而从刘强东女友的父母、到刘强东自己的父母,认为孩子去中关村摆摊都是件丢脸的事情——人大学生摆小摊在90年代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新闻了。
刘强东的第一桶金多体现出一个生意人的钻营:比如在海沙市场的二楼(为了租金便宜)租赁了一个3.2平米的柜台,然后在楼下做了个红布条加发传单实现导流,但1999年后硬件利润开始迅速下滑,刘强东没有像众多中关村的店主一样选择寻找其他高毛利的产品再卖,而是开始在服务上寻求差异化:买刻录机,送傻瓜式多媒体系统;买刻录机送15天服务;承诺不卖假货,任何时候可以找刘强东维修退货等等。
2001年,京东虽有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但毛利只有300万,光盘刻录机每台只赚10元钱(对比1998年前利润1000元),摆在刘强东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做神州数码一类的分销商,另外一条是做国美一类的零售卖场。当时京东已经是代理若干品牌的,做惯了大客户的B2B分销生意店家,或许加强企业直销能力,合作伙伴代理渠道,扩大总代理品类是自然选择,但经过反复论证,刘强东认为分销商在流通环节的前景不如手握最终客户的零售环节,于是2001年刘强东在苏州街银丰大厦开了第一家零售门店——时年,店员只有两名。凭借细节管理加之市场需求的旺盛,刘强东在2002年、2003年把店铺开到了12家,并成为maxell、TDK、威宝、三菱等多家品牌的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零售商。
正当刘强东制定2003年发展计划,将连锁店模式推而广之的时候,非典席卷中国。4月19日,刘强东关门歇业。仅仅是21天的歇业时间里,存货的快速贬值让刘强东亏损800多万,约占他当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在巨大的清理库存的压力面前,文科生刘强东被迫安装了ADSL,开始在大网站论坛里冒泡发帖,虽然屡受鄙视封杀,但最终还是一个斑竹发现了刘强东的本来面貌,这不是京东多媒体的刘强东么?——他是中关村卖光磁盘片的,不会有假。结果论坛里的数名种子用户,用现在的话说叫核心粉丝,帮助刘强东出谋划策,2003年6月,刘强东成立了京东论坛。从客户下单,汇款到京东去邮局查款,邮包裹,全流程需要10-15天的时间。尽管如此,到了2003年底,京东网上收到的订单超过了1000个,最多一天多达35单。9月,京东开始招聘技术人员开发京东商城程序。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