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曲向东已离开央视十多年,人们还是习惯以“前央视名嘴”来介绍他。曲向东一开口,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还保持着主持人的专业水准。小麦色皮肤,精壮的身材,眼前的曲向东和十年前那个坐在演播室镜头前的主持人曲向东,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离开央视
“特痛快”
1997年,中文系毕业的曲向东来到央视做起记者。工作渐渐得心应手,曲向东却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当时我们做经济节目都是在大城市来回转,北上广深去了不知道多少回。后来做了主持人,每天都在演播室。”到处跑的愿望在这里无法实现,“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燃烧的感觉很不好。”
2004年大年初三,曲向东独自来到北京近郊的居庸关长城,裹着军大衣坐在寒风中,良久地沉思。在此之前他已经纠结了两三年,“每天都在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对。”
“坐在长城上的时候在想些什么?”“现在的一切都不足以让我兴奋,不足以让我把生命中的潜能释放出来。感觉自己只释放出了50%的能量。”曲向东告诉记者。
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坐了一整天,暮色四合的时候,曲向东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打定了一个主意:离开央视。
想明白之后,曲向东“特别痛快”。第二天,他就写好了辞职信。正月初七,他向台里领导递交了辞呈,就此和央视作别。
用现在的话说,曲向东是裸辞。接下来干什么?他没想好,“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但又知道自己可以突破它,往更高的地方走。”曲向东觉着“世界是我的”。
创业竟是
“为还债”
曲向东喜欢探险。辞职之后,他和王小丫、王石等一众“驴友”准备开车去印度,重走玄奘取经之路。出发前王石提议:玄奘是走路去的,我们也徒步吧。就这样,一行20人耗时4天,徒步110公里,从敦煌塔尔寺遗址走到白墩子。
第一次玄奘之路的体验结束了,曲向东对“玄奘之路”的热情还在。他开始投资拍摄纪录片《玄奘之路》,整个片子包括后期剪辑,林林总总花了1000万,但只收回300万。投资人的钱还不上,曲向东跟投资人说,“干脆咱们成立一家公司,你们做大股东,我做小股东,钱慢慢还呗。”投资人答应了。
曲向东说,这是他最难的时候。“不是为了实现理想,也不是为了积累财富,我创业是为了还债”。
更残酷的现实是,两年之后公司面临破产。2009年的夏天,曲向东惊觉“账面上没几个钱了”,而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没有思路。“我想了一圈,广告、公关、投资顾问公司……都不过瘾,不好玩。”曲向东说,他最喜欢的是旅行、徒步,要做就要做最喜欢的事。就这样,公司最终定位在高端旅行、主题旅行,曲向东给公司命名“行知探索”,取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推崇知行合一。
难舍的
“央视光环”
媒体人转型做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身份的转变。虽然从媒体人改行从商,但央视的光环还在,“前央视主持人”曲向东心气儿很高。从甲方到乙方,他一时难以接受,“头两年我出去送名片,都不是公司的名片,是台里的《大家》栏目的名片。”
曲向东不只纠结身份,还纠结着公益和商业的关系。作为“行知探索”的主要产品之一,“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是跑友圈里有名的赛事,参赛费从未涨过价。到了第七届,因为安保设施升级,面临参赛费要涨价时,有人问:“你们不是在做公益吗?为何要涨价?”王石也曾问他,“你到底是在做公益还是商业?二者不能混淆。”曲向东没有答案,他得想明白,才能继续往前走。
“爱情不能定价,但爱情的信物可以。公益不能定价,但公益行为可以。像壹基金那样,我花一块钱买了一份爱心,这就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找到了商业模式的公益,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曲向东终于把自己说通了。
有了可操作的商业模式,“行知探索”很快步入正轨。今年3月,行知与华西传媒集群联合执行的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事,有3万跑友参加。拍纪录片时欠投资人的钱也终于全部还完了。
下一步,曲向东还想与媒体合作,共同打造赛事品牌力,创办国内赛事旅游品牌之最。为了将这一想法尽快付诸实践,行知探索已与华西传媒集群、封面新闻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在马拉松、越野挑战赛、铁人三项等多层次、全领域赛事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特色赛事。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