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不及2008年大选,宝贝,你是最好的候选人!你采取了边境安全措施,打破你我之间的界限。全民医疗保险,嗯,这使我感到温暖……”
这是视频网站Youtube上《奥巴马令我神魂颠倒》的一段歌词。在视频中,演唱者埃廷格在奥巴马照片旁大摆性感热辣造型,表达着自己对奥巴马的倾慕之情。据统计,这段视频在Youtube上已被点击超过900万次,并且被无数的网站和传统媒体转载。
奥巴马的当选不仅是其施政理念和个人品牌营销的成功,同时使人们惊叹于新媒体力量的迅猛发展与日益强大。
互联网在奥巴马手里变成一个魔棍。他几乎颠覆了美国以往总统大选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依靠网络新闻、搜索引擎、YouTube视频点播、博客、播客、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手机短信、Myspace、Facebook社区网站、在线购买、铃声下载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对那些不再依靠从报纸和电视上获取信息的选民进行成功的动员说服工作。他利用互联网,用最小的付出获得了最大的成果。
奥巴马善于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快捷多样的优势,打破了选民们获得信息的传统方式。他通过关键字广告成功地将浏览用户引导到了自己的竞选网站,在Google的一个广告产品“关键字广告”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广告不仅包括自己的姓名,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以及“金融危机”等。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更好地向选民表达他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
奥巴马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巨大的捐款人网络,让他拥有足够资金用于竞选。据悉,奥巴马已成功募款6.4亿美元,其中87%是通过网络募来的,奥巴马筹集到的竞选资金数额也创造了历史记录,这在美国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不足100美元的小额捐款组成,而这些捐几十美元的人和捐几千美元的人的投票权却是一样的。
奥巴马善于利用互联网与支持者进行互动,获得民众的好感,增强他们的支持“粘度”。奥巴马在Myspace网站上有41.5万个朋友,在Facebook网站上吸引了100万“粉丝”。他的官方网站设计大量利用了社交网络和互动元素,网民可以在网站上开展讨论、举办筹款、观看视频,还可以在线购买奥巴马标记的产品,甚至下载奥巴马的演讲片断作为手机铃声。
奥巴马的网络攻势已经成了一套“组合拳”。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SNS网站的圈子力量、视频网站的直观与快捷、博客的深度与影响力。当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相互影响而相互传播,将品牌传播推向最大价值。难怪,著名的《纽约时报》甚至打出了这样的标题:《颠覆以往总统大选模式——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奥巴马创造了历史,他是第一位互联网总统。2006年Google的埃里克曾经说过,互联网将决定美国大选。如今看来,不过两年时间,这个预言就得以实现。无论是奥巴马重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成就了奥巴马,在他当选之后,人们都看到了网络等新媒体足够改变世界的力量和其在媒体中地位的提升。
尽管专家学者们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依然在争论,但它的大体范围是可以感知的,那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内容数字化转换,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数字化渠道,电脑、手机、电视机等数字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基于传播和营销价值认知的新媒体,在形式上是不胜枚举的,如门户网站、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WebTV)、温暖触媒、列车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移动多媒体(手机彩信、手机报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 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等等。有人把新媒体与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四大传媒相区别,认为新媒体是“第五媒体”,并按显示终端不同分为三类:一是以计算机为显示终端的网络新媒体。如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电视、在线即时通讯、博客、播客、换客、B2B(网络电子商务)等。二是以手机为显示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如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三是以新型电视为显示终端的电视新媒体。如车载移动电视、IPTV、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等。
经济学家和营销专家对新媒体的定义、分类、性质等争论不大关心,他们关注的是哪些传播方式最能聚人气,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把人们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效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是新媒体何以能脱颖而出,它的成长空间有多大,它的商业价值在哪里。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切,一个基础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新媒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或者说,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学者们认为,这就是人们的“注意力”。
著名学者托马斯·达文波特2001年在其新著《注意力经济》中明确指出,在当今时代,最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他认为当今时代的企业,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的供应都很充足,稀缺的是消费者的注意力。他明言:“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再好,但如果吸引不了消费者的眼球,不能让消费者的注意力充分停留,那么,价值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正是紧紧围绕人们的“注意力”逐步深化拓展的。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它们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凝聚了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换句话说,新媒体和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源泉是人们的“眼球”,是当今时代最短缺的“注意力”。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观察,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具有双重内涵:版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
新媒体内容服务的本质是版权经济,广告服务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其中,即时性强是新媒体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原因。从时间方面看,新媒体采用扁平化的传播方式,简化中间环节,使信息直接从发布者到达受众。从空间方面看,新媒体超越地域、时间限制,使受众随时、随地处于发布信息状态。特别是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手机、网络、播客、博客等新媒体形态能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外发布资讯,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真正将媒体产业引入了零时效的领域。当然,新媒体的吸引力还表现在互动性、共享性、参与性、移动性等方面,因而有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也就吸引了商家的眼球。另外,新媒体跨越了传统媒体的形态壁垒和行政边界,以纯信息和纯商业的姿态,形成了跨媒体传播和跨行政区域传播的竞争形势。新媒体还直接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受众预算和广告份额,如新闻网站、楼宇电视直接分割了传统媒介的市场,手机短信、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又间接分流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消费兴趣和能力。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图书出版、报纸、广播、电视的广告份额有所下降,而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广告份额正明显上升。
“九万里风鹏正举”,“直挂云帆济沧海”,以这些诗句来描绘具有交互性、共享性、民主性、跨时空、数量多、传播快等多种诱惑力的新媒体发展前景是不过分的,可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新媒体产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