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品牌化、线上渠道、隐形冠军,这是现在网商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呈现的一些特征,网商生态包括区域、农村、线上线下融合,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去年的网商研究中很深刻感受到的,这是整个一个变化。
要谈中国的电子商务,一定是离不开小企业。中国电子商务相当程度上是小企业塑造的。很多人谈电子商务模式,谈阿里巴巴B2B,美国没有阿里巴巴B2B这种模式。阿里巴巴B2B这种模式纯粹是因为中国的小企业的现状而塑造出来的。反过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必然会塑造中国小企业的发展,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新商业大陆
1996年、1997年的时候,我们谈电子商务,很难把它跟一个很大的一个时代变化联系在一起,那个时候更多人把它看作是有了这个东西以后,我可以不出差了,可以不打长途电话了,可以以很快的速度来收集到很多的信息了,可以降低很多的成本了,可以做国际贸易了……很多人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那个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个在技术层面上或者是商务层面上的事情来看待的。现在我们看到情况是在不断地在变化了。
一个新的问题是:电子商务也好、互联网也好,对我们来说是技术变化,还是商务变化,还是社会的变化?是仅仅在企业的应用行业的应用,还是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变化?究竟涉及到企业的业务、运营组织等哪些层次上的变化?它们是不是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
假如说我下面有一个房子,我是要把里面的家具换一换,还是重新装修,还是把房子拆了到另外的地方找一块地重建,这里面的差别很大,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同样意味着,我仅仅是改变一个做业务的工具,把电话换成网络?还是把整个业务重组,把产品和服务改造一下?或者是我的组织结构都进行变化?企业模式上的创新是企业层面上的变革,其中很多谈到了虚拟组织、网络化组织等等形态的表现,它们自然而然地延伸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整个的变化,是在社会宏观和组织战略的层面上发生的变化。我们已经不是把家里面的家具随便摆摆换换的问题了,我们涉及的是重新构造,是找块地重新建房子。对于一个新进入者,这个时代的变化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
我们不是在原有的商业环境,原有的商业传统,原有的商业经验之下来谈发展,我们真的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在这个新的地方,原有的东西开始失效,我们需要的是对新地方的特征更了解,对互联网更了解,对IT更了解。
这不是说商业经验不重要,而是说我们真的是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大陆。这种情况下你首先要把商业新大陆搞清楚,把这个地盘搞清楚,这样你的机会才会更多。
碎片化的巨市场
这个商业新大陆有点就像几百年前一大群欧洲人飘洋过海到了美洲,在这么一个新大陆上构建出新的主体和社会,形成一种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一样。这意味着我们在整个大转型,如果我们这个转型意味着从原有的世界到新世界的转移,我想至少三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点,这是一个新的空间。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离不开宽带、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业生态等等这些基础设施,我们是在一个新的世界里面考虑这样的问题。
去年11月11日光棍节的促销,那天淘宝完成了超过52亿的交易额。同样是一天的时间,香港的交易额折合人民币是8.5个亿。很多朋友都对这个数字的对比感觉到震撼,淘宝一天的零售是香港的好几天。
但我想分享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数据的震撼。香港的8.5个亿是在大量的商场、超市、连锁店,在那些地方卖掉的,消费者要么走路去,要么开车去,然后买东西搬回家来,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一天8.5个亿的交易,是在那种钢筋水泥的基础设施上完成的。
而淘宝的52个亿是在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上完成,是宽带上在大量的数据的支撑下完成的,然后再通过支付宝这样的网上支付体系完成支付,然后再通过一个海量的快递队伍一个一个帮你送到家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商业形态,这是一种基础设施的切换。商业基础设施的切换是未来一个重大的变化。
第二个,我们不是构建在有形的水泥钢筋这样的基础设施上,我们是构建在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上,所以说我们的市场是一个“巨市场”。我觉得用“大市场”这个词还不足以反映我想表达的东西,这是一个巨市场。我们以前很难找到一个市场的销售额是数亿计的。我到义乌,义乌小商品卖家是6万多个摊位,而淘宝是500、600万个卖家,淘宝每天的UV差不多是一个亿。北京王府井这个商圈,春节人流最高的时候一天就一百万,这是什么概念,无论是卖家的数量还是买家的数量,线上的都比线下的高两个数量级,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市场,而且这还刚刚开始,用不了多少年,我们会看到淘宝上整个的消费者的数量会比现在高很多,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