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周和老罗都对跑分有这样的反应?我认为,前者是在质疑其必要性,后者是在质疑其客观性。
跑分的客观性已经备受质疑
曾几何时,跑分是PC、手机销售人员必备的技能、必演的戏码,用最直观的数据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手机有多强悍。在一定时期,这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
小米手机推出,以安兔兔跑分做性能背书。“不服跑个分”,这种充满自信的叫嚣,传遍手机圈,一时间形成了“跑分热“,尤其是互联网手机,大家争相比较,跑分对比成了发布会上一个必要的环节。小米作为率先发起者,也受到无数的挑战。
而当小米系战略投资安兔兔的消息曝出后,一场关于跑分客观性、中立性的质疑再次弥漫手机圈。到去年的“荣耀6安兔兔跑分门”事件,达到了高潮。荣耀官方微博宣称“(荣耀6)跑分高到被改规则,不服研发个CPU”。魅族MX4使用安兔兔跑分后,白永祥也调侃小米,“谢谢友商为我们开发的这款跑分软件”。
有这样一种可能,如果哪家厂商可以控制评测软件企业,就可以在手机设计的过程中,顺应它的规则,跑出高分,但现实中,该卡顿的卡顿。相信大部分厂商不会,我只是在揣测而已。
为什么360奇酷手机发布没有进行跑分,我认为在客观性方面也是有考虑的。360旗下有360跑分王,通过这款软件跑出高分并不是困难,只是对于结果,很多人会质疑,会联想到小米与安兔兔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的宣传,其实意义已经不大。
跑分的必要性还有多大?
除了避嫌之外,我认为奇酷手机不跑分的另一个原因是,老周认为没有必要。关于跑分的必要性,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跑分给出的只是极限性能,而在日常的使用中,我们能够达到的,往往不是极限值。比如对于芯片而言,肯定分数越高越好,但是芯片性能高,并不代表芯片与其他软硬件结合的就好,使用就顺畅。从苹果产品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苹果的配置比我们的一些国产手机厂商的要低,跑分也低,但是使用起来感受却更好,这不是跑分能够发挥作用的。
第二,跑分所突出的主要是硬件参数性能,而手机行业已经不再是拼参数的时代。手机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也经历了拼参数到拼体验的变化。对于硬件的体验来说,跑分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量化方式。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的大力发展,用户更加注重的是软件和应用,是系统和设计,是易用性、流畅度,这些是跑分等传统评测方式很难实现的。跑分需要转型,体现的不只是硬件性能的分数,还应该有系统流畅度等方面的分数,也就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评测。
手机评测行业向何处去?
可以将手机评测机构分为三种。一种是手机厂商自身的评测机构,用户严格把控研发、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二是国家及行业内的评测机构,用户进行手机入网、入库等测试,检验产品质量,保障用户利益。三是以媒介身份出现的评测机构,是厂商的宣传窗口,也是为用户购买服务的窗口。这里谈到的是与用户相关的,而非厂商自身的评测。
面向用户的手机评测发展,有两个基本点是不变的,一是客观的反应手机的相关情况,二是坚持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
在这两个基本点之上,手机评测行业发展将会呈现三个趋势:
1、机构中立性。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这是保持评测机构在用户心中位置的最好办法。哪怕是获得了相关厂商的战略投资,这一点也是要尽力做到的。如鲁大师曾经是360旗下产品,现在已经独立为第三方评测机构。虽然与360也有些资本上的关系,但其在业务上做到客观中立,不因资本而站台。
2、内容体验化。在中立性的基础上,跑分仍然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体验评测将逐步取代跑分式的评测,如让用户直观的了解手机流畅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卡不卡”。具体而言,从桌面使用能力、APP体验、网页内容加载与滑动、照片查看与操作、文件拷贝以及开机自启多方面进行评测,让非专业的普通手机用户也能清晰地了解手机体验状况。
3、形式多样化。评测软件一键评测是最省事的办法,为了让用户更加详尽的了解产品,评测类的图文、视频将逐步受到热捧。如以Zealer为代表的视频评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当然,通过众包方式让真实用户直接反馈也是一种方式。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