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谈及“最牵挂甘肃的四件事”,第一件仍然是“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已是自2001年以来,温总理对此问题的第14次批示和指示。5年间,拥有30万人口的民勤县,监测区内耕地的风蚀沙化面积增加了15万亩,荒漠化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94.5%。“沙压墙,羊上房”,已是这里生态日益恶化的真实写照。大量村民已沦为“生态难民”,“十一五”期间,民勤县还将向外移民10500人。
然而,谁能想到,民勤曾经是富饶的绿洲,就在这片沙漠深处,曾有过一个面积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青土湖。如今老人还能回忆起,“那时青土湖的水深着呢!芦苇大片大片的,鱼儿也很多。”当地政府在黄沙中竖起的一个牌子上,记载着这里曾经的沧桑巨变:“昔日,碧波荡漾,鱼翔鹰飞;今朝,螺贝和植物残骸,随风零落于漫漫黄沙和茫茫白碱之中。原本‘可牧可渔、水草丰茂’的湖区村民,再也无力固守家园,纷纷背井离乡。”
可悲的是,摧毁这可爱家园的,或许正是我们自己。1952年开始,民勤群众开始挖土井,1956年,专业抗旱打井队成立,第一眼冲击井深达51米。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打井取水,井深更演变到上百米和几百米。十余年时间,民勤的机井达1万眼,占到全甘肃机井总数的四分之一。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青土湖水注入量不断减少,终于逐渐干涸,九十年代,湖底被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可持续的发展只能依赖于自然的承受能力,大自然不可能无休止地满足我们的需求,任何的索取,其实都要付出代价,乃至无法弥补的代价。当然,现在悔之已晚。尽管从2003年开始,民勤县开始采用人工封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多种形式,但生态破坏给予人类的报复可能是“现世报”,而恢复的成效,则如此的缓慢,与日益加剧的沙漠化相比,更不成比例到几乎可以让人失去希望。
更令人惊心的是,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指出,在地理和环境梯度上,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目前,民勤绿洲只剩5.5%,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走廊,河西不保。我们和民勤相隔遥远,但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不会同样可能沦为“生态难民”!
这并非危言耸听,全球变暖的覆巢之下,岂还有完卵?显然,生态恶化,已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严峻现实。当环境危机如此迫近,根本的办法是首先切实治理和保护好身边这个家园。否则,当大家都沦为“生态难民”,以至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难”的地方,我们又能逃向何处?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