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浙江工人日报 综艺在线
钱夙伟
在广州越秀区文明路89号,有一间叫“满古堂”的建筑,“堂主”自称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一世孙。从今年5月1日开讲国学,他自己身穿金色古装、蓄着清代长辫,也让14岁儿子着金色古装,而且还想让他也蓄长发。儿子在家要叫爸爸“阿嬷”,叫妈妈“阿娘”。他教的学生背不出或背错,要仿效古人,用戒尺打手掌(据《信息时报》)。
弘扬国学自然无可厚非。自称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一世孙,也不大会有人较真,因为传授国学的资格并不与此挂钩,因此,都不说也罢。只是,这样的仿效,其实不过玩噱头而已,却都要与国学扯上边,这就让人有话要说。
当然,有些噱头玩玩有益无害。譬如,一定要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传授国学,只要不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仿佛不如此就教不下去学不进去,毕竟于学生也是一种传统建筑和装饰文化的熏陶,就姑且不论。
有些噱头玩玩则无伤大雅,譬如,在家里一定要叫“阿嬷”“阿娘”,既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后裔,也并无不可,而且也是家事。又譬如,拖一条长长的清朝辫子,虽然滑稽,但总是其自己的爱好和自由,旁人自不必置喙。
然而,有些噱头就玩过火了,譬如用戒尺打手掌。据这位“努尔哈赤第十一世孙”解释,既然要讲国学,就要按最传统的规矩来,“体罚”在他看来,便是传统规矩之一。如此理解传统,显然就是不分精华和糟粕统统都要吃进。按此逻辑,为了全盘彻底地“传统化”,难道还要让学生在聆听你的训示后,齐齐下跪低眉敛首地喊一声“喳!”?
现在,国学成了一只筐,许多哗众取宠的荒唐,甚至泛起的沉渣,都往里装,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被浅薄为似乎只是蓄长辫甚至戒尺打手掌之类。这与保留、挖掘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显然是背道而驰,想要因此而弘扬国学,只能是缘木求鱼。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