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6珠江晚报
钱夙伟
6月4日下午,关门落锁的“国平义务诊所”。 门头上的招牌已不见踪影,留下六个大字模糊的轮廓。
2013年11月11日,纬五路与经一路口,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然开张。2014年6月,它悄悄关了门。如今看来,“免费诊所”被事先不看好的人言中:“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6月5日《郑州晚报》)
“免费诊所”其实由爱心支撑。其资金来自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款。由志愿者义诊。“免费诊所”之所以得到各方关注,显然不只是其爱心善举。用诊所创办人周国平的话说:“这个诊所是医改的一个很小的探索,免费诊所实现了医药分开,促进了分级医疗,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它的存在就有意义。”
但只靠爱心,显然支撑不了“免费诊所”。据称其原因,一是义诊的老专家们身体受不了。诊所9名固定志愿者中,有3位老专家已80多岁,每天的病号太多,老专家们忙得不可开交,先后病倒;二是诊所租用的场地房租太高。
而这当然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如网友所说:“不是他们能干的,不是他们应该干的。”确实,于现在看病贵、看病难的背景之下,靠爱心人士的微薄之力,要支撑一家每天开诊的“免费诊所”,即使有源源不断的善款接济,但可数的医生尤其是专家资源,也难以应对根本就不相称的需求。
尽管如此。于现在一个专家号就动辄几百上千,“免费诊所”如此直观地让医疗回归公益的本义。而全民参加医保,人人享有医保,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因此如网友所说,“免费诊所”“需要国家重视!”
当然,由政府来办“免费诊所”,或并不现实。但于“免费诊所”并非就可以无所作为。实际上,应该追问的是,当地相关部门于“免费诊所”,又做了些什么。广而言之,“免费诊所”正是政府作为的一个方向,比如随着财政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以更多的资金反哺市民。而这也正是人们期望的“免费诊所”的“撬动”意义。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