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中国绿色时报
钱夙伟
蝴蝶标本销售、蝴蝶画制作已形成多种产业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承包的煤矿关停后,66岁的煤老板赵清林转行养起了蝴蝶。随着门头沟被确立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后,先后关闭了270个乡镇煤矿、非煤矿山、砂石企业、石灰土窑、煤矸石砖厂和水泥厂。昔日的“金山”不见了,靠着这些黑色金子生存的当地人,转而走上一条生态发展的道路。(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煤老板的暴富,大多靠的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尤其是非法开采的黑煤矿,更是吃的子孙饭,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生态恶化,有的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才能恢复,有的甚至不可逆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煤老板们的转型,已是势在必行。
当然转型是痛苦的。1987年,凭借开货车跑运输致富的赵清林,用全部身家在一铲子挖下去就能看到煤层的斋堂镇马栏村承包了一个煤矿。随后的13年,赵清林的煤矿逐渐发展成当地数一数二的大矿,最高时年产量能达到两万吨,最多的时候有150多名工人。随着私人煤矿逐步关闭,向“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产业转型,这于煤老板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向哪个方向转型,对于煤老板,更是个问题。赵清林夫妇转型养蝴蝶,纯属偶然。一次,在马来西亚旅游,夫妇俩参观了一个专门饲养蝴蝶的观光园,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赵清林的爱人邓秀梅说,“回来咱们也办个蝴蝶园吧,每天生活在美丽之中多好。”于是,他们要“在门头沟的被煤矿毁坏又逐渐修复的大山里建一个蝴蝶谷”。
显然,偶然中也有必然,一是煤老板天性中的创业和挑战的精神,二是对于当年挖煤而毁坏环境的一种自赎的心态。当然,从深层次说,是心中依然存有的一份对美的追求。比如政府下决心关闭全区的小煤矿,就在别的煤老板抱怨断了生路的时候,赵清林夫妇的内心却有一丝欣喜。因为他们其实早已厌恶了以前“浑身又黑又脏”的日子。
转型既然是一切从零开始,必然意味着风险,艰辛更不言而喻。但赵清林夫妇不抛弃不放弃,“看书、请专家,后来自己养出经验”,终于转型成功,到现在,蝴蝶园开发了蝴蝶观光、蝴蝶庆典放飞、科普教育、蝶翅画、羽毛画制作等系列产业,一年的收入也有几十万元,虽然无法与挖煤相比,但让夫妇俩高兴的是,梦里无数次那种安稳踏实的生活,竟真的因为生态产业的转型而成为现实。
或许,并非所有的转型,都会如此精彩。但显然,煤老板养蝴蝶的转型,尤其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堪称是一个示范:当年挖煤的山坡,山下是一层层的梯田,种了核桃、杏树、板栗。山腰上是一排排的松树、柏树。“不仔细根本看不出来当年这里还开过矿,门头沟从矿区又变成大绿肺了。”这样的产业转型模式,于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不无启发乃至借鉴推广的意义。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