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6南国早报
□钱夙伟
在银滩非游泳区域,仍有不少游客罔顾警示牌下海游泳,不少小孩身边无大人照料,十分令人担忧。
8月2日晚,3名来自山西的成年男子在北海银滩溺水身亡,再次敲响夏季下海游客的安全警钟。虽然各式的警示牌在海滩旁林立,但仍挡不住游客下海的热情。是游客太“任性”还是海浪太凶猛?南国早报记者实地探访并采访相关专家,解析溺水事故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相关报道详见8月4日A2叠2版)
据称每年都有数十名游泳者溺亡在这个海滩,这真是令人无比痛心。而这个海滩事故多发,一方面是总有游客“任性”,但也因为“北部湾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同样级别的西南风会比北风造成的浪大”。北海有句俗语“无风三尺浪”,于外地游客,也往往更容易“中招”。
这与杭州钱塘江十分相似。根据钱塘江的涌潮特点,潮景壮观之处往往是最危险之处,而最危险的位置莫过于钱塘江北岸呈“丁字形”的丁字坝。丁字坝的作用是为了减轻潮水对钱塘江堤塘的冲击。潮水在丁字坝突然遇阻,激起的浪头可达数米甚至十多米。但于外地游客,根本不知道丁字坝有如此的危险。
和北海“该海滩主要入口区域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个禁止游泳的警示”一样,钱塘江边也竖立着无数巨大的警示牌,但仍无法阻挡观潮和戏水的外地游客,数据统计显示,近20年来,超过100人被钱塘江潮水夺去了生命,其中1993年10月3日的潮水曾瞬间将86人卷入江中,其中19人死亡,40人下落不明。
为了防范事故的发生,当地政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钱塘江堤塘长效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喊潮人”和巡逻力量并形成制度,在区内沿江村(社区)和江堤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二是在沿江各处以及事故易发地段除了安全警示标语,还设立水文和潮汛预警预告,每天更新。三是对易发事故的沿线丁字坝进行全面封闭或半封闭管理。
这样的措施当然不可能照搬到北海。但有一点仍值得借鉴,那就是只靠树立警示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有效的防范措施。这当然要增加管理的成本,但面对“每年都有数十名游泳者溺亡”,孰轻孰重?显然,北海各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再止于警示牌的“提醒”。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