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88号杂谈:
2017-01-09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枫林路上,一个无法使用的自行车站点。 南国早报记者 吕海锋摄
随着公共自行车的普及,南宁市民的出行得到了极大方便。近日,一些市民向本报反映,家附近的自行车站点早已建好,却不能使用,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面尽快解决,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6版)
据称,这些公共自行车站点暂时无法运行的原因是“供电不正常”。公共自行车站点是以就近接电的方式运行,因此电源不一,有些是接路灯,有些是接电箱。路灯限电或不能接入电箱,以及市政施工、地铁施工等影响供电,都会导致公共自行车无法使用。
这当然也是实情,但问题在于,除了市政施工、地铁施工等影响供电是难以预计的,路灯节能限电(6月至9月)或不能接入电箱,是应该可以预见到的。既然公共自行车站点都接自路灯线路和单位电箱,那么,在当初规划站点的时候,就应该有解决的办法,并在站点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落实,以确保站点一建成就可投入使用,何以到现在还找不到办法?
如果实在无法解决,那么至少应该暂缓布局这个站点,以免像现在这样建成后却无法使用,使得自行车遭受风吹日晒闲置,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发展公共自行车,是为了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不仅是惠民实事,本身还体现出绿色出行的导向性,也已经成为治堵的重要选项。如果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那么耗费巨额投入,就一定要把公共自行车真正办成“民心工程”。现在数量众多的公共自行车成了摆设,市民望而兴叹,有关方面不能一味强调客观,而应检讨当初铺开时是否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从而吸取教训,把每一个钱都用在为民办实事的刀刃上。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