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杂谈:过去怎样过日子

   2017-12-02 新浪博客小斑马2850
核心提示:前不久清理抽屉,不意翻出一张1977年的工资单,月薪不到三十元,还不够现在看一场大片,分摊到每天的开销,或只能抽一根档次不高的香烟,真要让现在的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想说说过去怎样过日子。 记忆犹新
2017年12月2日88号杂谈:2017年10月1日湖州晚报  H钱夙伟

      前不久清理抽屉,不意翻出一张1977年的工资单,月薪不到三十元,还不够现在看一场大片,分摊到每天的开销,或只能抽一根档次不高的香烟,真要让现在的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想说说过去怎样过日子。      记忆犹新的是那时每月居民定量24斤米、4两油、4张豆制品票,每月大户150斤、小户110斤煤球。记得当时买米一次总是买五十斤,每当父亲发了工资,母亲给了粮票钞票和一个布袋,就到米店去买了后掮回来,我们吃的几乎永远是0.141元一斤的那种“四熟米”(米的单价居然到小数点后三位,几乎和买金子一样精确),再高一档的是0.158元一斤的粳米,尽管每斤只贵了1分多点,却是不舍得吃的。现在买一次油就是5斤、10斤的,谁家炒菜时都把油当水一样用,而那时的这4两油票竟还分成了半两、一两、二两半三种票面,但菜的味道似乎也并不差。那时每天早晨起来第一桩事是生炉子,烟熏火燎大半天,引燃后马上烧泡饭粥,三分钱一两粮票买一只大饼是难得的享受。      那时的鱼肉禽蛋很紧俏。由于我在湖州至上海的客班上当水手,带点脚爪鸡蛋到上海,上海亲戚高兴得就像过节。那时的猪肉七角八分一斤,过年时要排很长的队。平时一次总是只买半斤,三角九分钱,一分钱的零头当然是绝对不能像现在那样抹去的,一分钱可以买相当于现在五角钱的一摊葱。      那时有客人来若杀只鸡,就是相当于现在上五星级酒店的接待规格了。当然那时城里的生活水平和乡下比要好得多。那时过年到乡下去做客,一条鱼一只蹄膀大家是约定俗成地不动筷的,因为下一批客人来时还要端出来派用场的。现在菜场里超市里各种荤菜蔬菜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空运来的海鲜,但常有家庭主妇抱怨,不知道换什么花样,才能让家里孩子喜欢。而那时,家里实行“分食制”,否则,一会儿功夫就风卷残云,几个孩子中若有一个筷子动得慢一点,就只能吃白饭了。还有印象的是,一个鸡蛋燉水燉蛋,居然要分成两碗。这样的烹饪功夫,现在恐怕已经失传。      现在动不动上馆子叫外卖,晚上的美食街总是人满为患,那时最让人垂涎的大概是街头的豆腐花担子,如今已不大见的极嫩的水豆腐,舀入沸腾的汤料中一滚,盛入碗中再放入七八种佐料调料,其嫩其香其鲜令人回味无穷。还有那晚间穿行于大街小巷的笃笃馄饨担,薄近透明的皮子,精制的肉馅,碧绿的葱花,色香味俱佳,而摊主那悠长的笃板敲击声自空巷传来,更使这古朴“音响广告”平添了几分诗意。在困难年代,那是为数不多的平民享受得起的街头小吃。     那时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称为“三大件” ,已陆续进入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但电风扇还很少,记得我家曾在天花板上吊了一块板,用绳子来回拉动,扇出的风居然很柔和,就像后来曾经很风靡的鸿运扇一样。而这当然是从理发店里学来的。顺便说一句,那时理发还用手推剪,剃一个所谓的“西式头”收二角二分钱。如今“剃头师傅”都被尊称为“美发师”,尤其是女士,动辄就几百上千元“做个头”,而这在那时肯定被当作天文数字。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叫做“发扬节约一厘钱精神”。因此那时即使小孩也会精打细算,比如替大人去买一枚缝衣针(我们小时称作“引线”),标价是一分半,给了两分钱,另外半分钱就要店里给几张草纸。而过年时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通常是二角钱。      如今青年人结婚,分发喜糖,都是精美的盒装,吉祥喜气,又方便省事。而以前则比较烦,先得买来红纸,然后糊成信封一样的一只只袋子,数量视分发对象多少而定。然后还得乘一夜轮船到上海,选购多个品种的软糖硬糖。其中必有一种是“大白兔”,那时是高档的象征。然后回来分装到每个袋中。现在即使有这份耐心,也不会有谁去分发这样的喜糖了,因为怕人说寒酸,当然,如果谁有意一试,说不定会得一种返朴归真的意外效果。      那时吃的是市河里的水,放进明矾后,水中的杂质便沉淀在缸底,为了避免舀水时沉渣泛起,便用一段毛竹管来抽出这“缸脚”,这竹管一头是空的,顶端有一个小洞,当管子伸到缸底时,小洞是按紧的,一松开,“缸脚”就在压力作用下被吸进水管,然后再轻轻地提起管子,把“缸脚”倒到缸外。当然,这也不过是将看得见的杂质取出罢了,按如今“纯净水”的标准一衡量,这水不用说吃,洗东西也嫌脏罢。后来有了自来水,但很少有人家装得起,都得用水桶到公用水龙头上去接了后挑回来,高峰时往往要排很长的队。      现在年轻人的作派显然与我们格格不入,如果和他们说说以前怎样过日子的,便总会被年轻人说是“想勿穿”。确实,从那时过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俭朴成了一种习惯,要“想穿”也难。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