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采访。元阳县的哈尼族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垦和耕作历史。它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为物质载体,以稻作技艺、哈尼族文化传统、思想情感为表现方式,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19万亩梯田被誉为“世界奇观”。
2007年11月15日,哈尼梯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10年6月14日,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6月22日,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2014年7月22日,哈尼梯田景区又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河哈尼梯田的成功申遗,使得原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元阳梯田名声大噪,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元阳县的旅游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据该县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县共有宾馆酒店182家,床位8611个,乡村客栈219家;201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28亿元。
当记者乘车进入哈尼梯田景区道路时,尽管已连续几天浓雾深锁,一路上仍有一辆辆旅游大巴及众多游客进入景区,不时见到有酒店、客栈的招牌广告出现,还有推土机、挖掘机、拉建材的大货车不时从车窗外掠过,这与记者1990年首次来访时无人问津的景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在重要景点箐口民俗村,记者看到路边山坡上正对着山下梯田景观的几个客栈在施工建设中。在箐口村小学围墙后面的半坡上,有许多方便食品包装塑料袋、饮料瓶等生活垃圾倾倒在那里,有些还漂浮在旁边的小溪里。记者注意到,景区里方便游客丢弃垃圾的专用垃圾箱比较稀少,不易找到;在记者走访过的几个村寨,也很少有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装置;带有环保功能的旅游公厕也明显不足。
游客蜂拥而至,酒店、客栈及餐馆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景区里产生了大量生活和建筑垃圾。记者在核心景区内新街镇胜村林场新建的垃圾热解厂了解到,其设备日处理垃圾能力仅为4吨,还不足以充分应对这里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而其二期工程缺口资金达312万元。
按照云南省的规划,为了发展旅游,推动元阳县的扶贫攻坚,去年底哈尼梯田机场已经动工兴建,将于2019年通航,届时会有来自海内外数倍于现在总量的游客涌入。据了解,元阳县计划到“十三五”末,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6亿元以上。不少商人、商家及当地的农民都想抓住商机兴建酒店、客栈、餐馆等。届时,若当地的垃圾处理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可能会对景区环境造成影响。
为此,记者强烈呼吁,应汲取其他地方一些世界遗产被破坏之教训,对在哈尼梯田景区内兴建的酒店、客栈及餐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从严把关审核,加强环保测评,搞好建设规划并限制数量,不能任由其无序发展,处理好大量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要尽最大努力防止给哈尼梯田造成重大污染及破坏,为子孙后代及全人类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