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佛”之称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6月18日辞世。人们在痛惜的同时,不禁再次生出疑虑: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次凋零,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艺术范式会不会渐行渐远?那些来自生活的艺术,会不会被浓重的商业化运作所取代?
与绝大多数老一辈艺术家一样,唐杰忠的人生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贫寒之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参加了革命。虽然身为文艺兵,但他在部队里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跟普通战士一样行军打仗。1949年4月至10月,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硬是从天津一步一步走到了广州。行军路上的见闻感想,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丰富素材。
老一辈艺术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从来不因为从事艺术就身份特殊化。他们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火热生活打成一片。他们深深扎根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深刻地体验社会和人生,感悟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审美标准,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情感,专注于艺术的提炼,最终以生活为源泉,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使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唐杰忠和姜昆表演的经典相声作品《虎口遐想》,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鲜明特征。从作品的题材,到作品密集的“笑点”,处处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素材。艺术家对这些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素材加以提炼,端出来的就是一件冒着生活热度、散发着生活气息的艺术佳作。很难想象,没有真实生活经验和细致生活观察,只会闭门造车的书斋型文艺工作者,能够创作出如此新鲜活泼、热气腾腾的文艺作品。
相声艺术产生于市井,风行于草根。鲜活、俚俗、诙谐、幽默、讽刺,这是相声艺术最鲜明的特征。如果相声演员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生活,在优厚的物质条件下养尊处优,那么相声艺术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这些年来,相声艺术经历过持续的低迷。在舞台上,一些曾经创作过经典作品的相声演员渐渐成为尴尬的存在,沦为舞台上十足的“鸡肋”。
在传统社会里,演出就是相声演员的“吃饭家伙”,所以相声从来都不排斥商业化和娱乐性。但在目前市场化、商业化的演出中,一些基本的行业规则却受到了损害。为了形成票房号召力,相声行业也采用明星制、名人制,靠打造“名角大腕”来获得商业成功。然而,在缺乏系统性规范的情况下,成名成角与学艺之间,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频繁浮出水面。年轻的相声演员,应该从唐杰忠等老一辈相声艺术家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创作中借鉴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
发展相声、繁荣艺术是相声演员共同的责任。如何接好前辈传下来的接力棒,探索出符合时代特点和自身定位的发扬相声艺术的途径,应该是当前后辈相声演员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