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这里诠释了什么叫艰苦奋斗”

   2017-12-02 光明日报小斑马5600
核心提示:“虽然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每当工作感到疲劳时,或者在嘈杂的马路上走,甚至看到绿色,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塞罕坝。一想到那片林海、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顿时觉得浑身清爽起来。我发现,塞罕坝的绿已经根植在
2017年12月2日88号五金网小编整理:

     “虽然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每当工作感到疲劳时,或者在嘈杂的马路上走,甚至看到绿色,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塞罕坝。一想到那片林海、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顿时觉得浑身清爽起来。我发现,塞罕坝的绿已经根植在我的心底。”新华社记者侯雪静曾经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蹲点采访半个月,和同事一起撰写了长篇通讯《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如今对于她来说,“塞罕坝”这三个字有着特别的意义。

  侯雪静牵挂着塞罕坝的绿,中央电视台记者郭洁则对塞罕坝的黄昏念念不忘,“黄昏已至,落日未曾离去,余晖透过镶了金边的云层洒下几个光柱,在林海上打下几个圆圆的投影。这是七月塞罕坝的一个普通的黄昏。我就想,塞罕坝55年的发展历程中,应该有过很多个这样美丽的黄昏”。

  同样,在现代快报记者孙兰兰心目中,塞罕坝的美,惊心动魄,“漫山遍野的绿,灵动通透的蓝,气势磅礴的日出,璀璨梦幻的银河,壮丽的风景不断地冲击着我的视觉”。

  更让孙兰兰感到震撼的是,有一处山崖的剖层,上面林木葱郁,裸露出来的断面以一种突兀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断面最上层只有薄薄的几厘米泥土,跟皮肤一样,下面全是石头。通过深入采访她还发现,许多地方甚至连“皮肤”都没有,裸露的地面泛着白,就是灰白色的沙地。这样的地表生态,用“贫瘠”二字形容都觉得远远不够。

  “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让这样的土地,长出参天大树,还有了茫茫林海的丰饶景象?”孙兰兰和其他记者一起,寻找着答案。

  “一是塞罕坝人的坚韧不拔。如果没有创业者们不计回报的坚持,没有第二代、第三代无怨无悔的坚守,就不会有今天的塞罕坝。二是科学的态度。塞罕坝人始终很冷静,他们并不是随随便便要去征服一块不毛之地,而是找到了树木可以存活的证据,摸索出一整套造林护林的有效办法。”孙兰兰总结说。

  郭洁说,从一片荒漠变成百万亩林海,很难想象都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时光。气候条件极端,干旱、高寒、高海拔,住窝棚,吃难以下咽的食物,369名创业者就这样白手起家,最终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这里诠释了什么叫艰苦奋斗,他们拥有真正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却有着千钧的重量。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李斌认为,塞罕坝的奇迹,从生态上说是生态修复的奇迹,从精神上说是不负使命的奇迹,“人都是理性的。支撑一个人敢于吃苦、肯于吃苦的,肯定是比物质享受、身体舒服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所有的坚持和付出,都是因为有信念有信仰。塞罕坝人的精神满足,就是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更幸福,让他人更幸福”。

  “对好日子的渴望,对努力奋斗过后获得精神满足的渴望,是人类永不过时的追求。这么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任何时代都意义重大。”郭洁说。

  正是因为艰苦奋斗,塞罕坝才拥有了如今动人的面貌、可人的容颜,才值得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去亲近、去品读。

  在李斌看来,塞罕坝人对树木有着特殊的感情,只有彻底认同了绿色发展理念,真心参与过绿色发展实践,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情。他们视每一棵树如生命。塞罕坝的成功至少说明,生态修复不是梦。环境再恶劣,只要坚定决心、持续实干苦干,再用上科学方法,就可以实现沙漠变绿洲。

  “在塞罕坝,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什么是天人合一,明白了山水林田湖草真的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侯雪静说。

  (本报记者 王国平)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