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
分享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智慧
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我们忽视了土地退化和干旱,肥沃的土地在全世界减少了20%,这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过去的18个月里,2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的干旱状态,这迫切要求我们改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
我们在中国、在鄂尔多斯学到了很多有关荒漠化防治的知识。在库布其,我们看到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变为绿洲,当地百姓、私营部门和政府保持了良好的伙伴关系,10多万人因此摆脱了贫困。我们要学会分享这种治沙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为我所用。应对土地荒漠化、促进土地恢复,蕴藏着商机,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注重发挥各方力量,注重社会参与,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解决荒漠化问题。在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能够实现共赢。我们看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缔约方就是在这样的原则下,群策群力,找到了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
中国治沙样本值得全球推广
我们要把中国治沙模式推向世界,并提供相关援助。例如,伊朗正面临严重的沙尘暴问题,它可以从中国的治沙技术和知识中受益。此外,非洲、中亚等世界上很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中国可以积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使他人受益。撒哈拉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沙漠地区的人们,不能完全复制库布其模式,但可以从中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治沙路径。再次呼吁发展中的伙伴,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政府将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关合作。
非盟委员会绿色长城“撒哈拉和萨赫勒行动”协调员埃尔维斯·保罗·塔根:
把中国的治沙模式带到非洲去
非洲有55个彼此之间情况迥异的国家,各自面临的自然状况都不一样,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减贫,希望人民有良好的生活水平。在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携手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共同找到解决方法。我们在互相学习、共同投资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非洲常年不下雨,有时候温度高达50摄氏度,这背后是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这也是非洲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财富。因此,我们欢迎中国把自己的治沙模式带到非洲,做小规模的实验。由于文化差异,治沙落地的方法、思路也许要做出调整,但是原则和思想将实现相通。我坚定地相信这种模式的推广,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安·塔特怀勒:
以生物多样性对抗荒漠化挑战
在沙漠地区保持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这对恢复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如果增加生物多样性,那么农业的产量、质量可以提高3到4倍。中国是农业绿色革命的先锋,中国在这一点上的工作非常成功。引入新的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对于应对土地退化意义重大。土地退化往往是生物多样性不足引起的,如果只有一种植物,一旦发生病虫害,将严重影响产量和物种安全。因此我们开发了土地管理的工具,追溯种子的来源,并且识别种子的品种,从而研究种子对于病虫害的抗性,目的是找到真正能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造福未来。
世界农林中心高级科学政策顾问帕崔克·沃姆斯:
依靠大数据恢复沙化土地
中国的治沙经验告诉我们,恢复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在治沙中,要利用大数据,将科技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沙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世界约有20%的土地是退化了的干地、旱地,其中又有约80%的地方都面临着战争、恐怖主义等政治问题的威胁。很多时候,由于土壤贫瘠,难以产出足够的粮食满足人们的需求,才导致了当地的贫困,正是贫困造成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使用大数据、科技来更好造福人民这两件事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在科技治沙和大数据的应用上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这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比如在东非、马里等地有成百万公顷的土地最近都变成了沙化地区,当地人民进行了很多努力,正在通过增加植被、增加土地营养实现对土地的恢复。
柬埔寨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高级副部长索昆提:
脱贫和治沙相结合具有示范效应
中国治沙将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对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尽管东南亚各国不用面对治理沙漠的问题,但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又伴随着粮食短缺等贫穷现象。库布其治沙模式使我们深受启发。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同时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这真是一举多得。在防沙治沙示范区参观时,我看到了螺旋钻种植法、节水容器种植法和网格治沙技术等沙漠绿化种植方式的现场示范,这些新技术既简单易学又科学有效,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是库布其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未来治沙,中国将依法保护生态,防止产生新的破坏;依靠科学提高治沙效果,共享经验推进国际合作,这些都将对各国治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