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上天,而且飞越太平洋”——北京时间11月22日02∶11,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平稳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业载客飞行圆满成功。
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煤油意义几何
11月21日12∶00,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被加注到波音787型飞机上,11月21日14∶31,由孙剑锋驾驶的HU497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这架航班搭载186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飞行11小时41分的万里航程,见证了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一项重大自主研发成果的最新突破。
北京—芝加哥航线亦是中美两国政府确定的两国间一条绿色航线,中国航空业减排之路又迈出重要一步。
生物航煤是什么?此次飞行的HU497为什么会获“绿色”航班之称?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本次用于跨洋商业载客飞行的生物航空煤油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并以15∶85的比例与常规航煤调和而成。
“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是中国民航局适航批准的首个生物航煤产品的跨洋应用,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生物航煤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又一个重大突破。”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司司长徐超群表示,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绿色可替代清洁能源,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打造绿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创新。
生物航煤的研发之路
“气候变化已成当今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也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必然选择。”海南航空总裁、本次航班机长孙剑锋表示。
生物航煤低碳环保,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有可能改变餐饮废油流向餐桌的扭曲走向,探索其变废为宝的绿色通道,意义重大。但“地沟油”上天,万里远航,安全性到底怎样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
中国生物航煤的研发之路,记载于下面的大事记中——
2006年,中国石化启动生物航煤研发工作;
2009年,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
2011年9月,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在下属生产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业示范装置及调和设施。12月,该装置首次生产出合格生物航煤;
2013年4月24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桥机场由东航成功完成技术试飞,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2015年3月21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由海航执飞上海至北京首次商业飞行成功。
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背后有着严格的考核,中国民航局将生物航煤作为航空零部件进行管理,把对航煤生产过程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提高到航空器及发动机制造的标准,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所有的努力都直指一个目标:确保乘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4年2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可投入商业化应用。
继2013年技术验证试飞、2015年国内商业航班首次应用飞行,2017年11月22日HU497航班跨洋飞行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对我国生物质能源研发应用和绿色航空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航路”能够飞多远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空燃料总量的30%。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已经提出了国际航空碳抵消机制的建议。对于航空业来说,生物航煤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实现自2020年起碳中和增长。中国民航局出台的《民航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行业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五年平均比“十二五”下降4%以上,行业运输机场单位旅客吞吐量能耗五年平均值较“十二五”末下降15%以上。
但业内专家指出,虽然生物航煤已经获得商业化应用的“门票”,但距离大规模推广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问题是过高的生产成本。
“希望中国石化继续做好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推动生物航煤的商业应用。”徐超群对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市场化提出期望。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告诉记者,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适应的原料范围广泛,不但可以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酸化废油、微藻油、FT合成油等为原料,还能以餐饮废油为原料,解决了餐饮废油科学、合法、高效应用的难题,走出了一条餐饮废油资源化绿色应用的新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民航局的指导下,同各方合作,实现生物航煤产品价值链的合作共赢,为共同的蓝天绿水作贡献,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加油。”吕大鹏表示。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找紧固件,买紧固件,卖紧固件,就上88号五金门户网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