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在日本和美国都出现过。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提前布局,由于我们自己眼光的局限,未来中国的钢铁产业还会出现问题,但我们都不知道问题会出在哪。”兰格钢铁信息总监徐向春对《中国现代企业报》说。
9月24日,五矿商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会议,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公布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名单和对会员企业进行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系统的培训。
早在去年底,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就在北京联合颁发了《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关于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的意见》两个文件,以求进一步整顿规模进口及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70万吨的年进口量”成为企业获得资质的下限。
预防针
限制铁矿石进口企业的准入资质,就是为了预防一盘散沙式的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自己给自己抬高价格。使谈判和投资的太平向国内企业倾斜。
近年来,由于全球钢铁产量猛增,拉动了铁矿石的需求,铁矿供应迅速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中国铁矿石需求量成倍增长,出现明显紧缺态势,铁矿石进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今年7月份以来,瑞银等外国研究机构一致预测2008年铁矿石价格会继续上涨(最高涨幅35%),CVRD等公司亦不失时机地声称,铁矿石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这些消息使国内市场产生强烈的涨价预期,从而导致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扬,7月中旬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涨幅近20%。国内现货价格大幅上扬又为明年涨价提供了充分理由。此外,长期协议矿发货不及时、铁矿质量下降也使中国钢厂原料成本上升,无形中增强了价格上涨预期。
2007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获得海外铁矿石资源比2006年增加了2000万吨。使得国内从海外购买矿山总量达到6000多万吨,但相较于今年近5亿吨的钢铁产量,无疑是杯水车薪。
“虽然未来不太好准确预测,但兰格分析,到2020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7亿吨的目标不变。再近一点说,到2010年,国内钢铁总量是5亿吨,如果没有40%的权益矿,也就是海外供应量达不到2亿吨,中国企业的谈判还是处于劣势。”徐向春说。
徐向春认为,尽管中国钢厂短期内无法改变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也许不能阻止价格继续上涨,但是并不是说价格上涨就是合理的,反而使人们丢掉幻想,激发中国政府和企业为打破垄断地位而做出不懈努力。
布局
近几年,我国境外投资开矿(购买部分股权、控股或收购;合资经营开发新矿山等)有所进展,到2006年,在境外获得的权益矿达到4550万吨/年。但是和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国内逐渐形成共识,以各种方式加快了开发铁矿资源步伐。中信泰富已经开工建设西澳大利亚SINO铁矿项目,年产1200万吨铁精矿。
中机公司加蓬贝林加铁矿铁矿石储量超过5亿吨,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鞍钢与金达必金属公司就卡拉拉铁矿项目签署可行性研究合资合作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开发和合作经营。预计投产以后,整个项目将具备年产1000万吨以上成品矿的能力。沙钢收购一座澳大利亚铁矿90%股份。宝钢与FMG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将勘探并潜在开发位于西澳地区的目标为10亿吨磁铁矿的矿产资源。酒钢与国际矿产资源公司拟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以获得哈萨克斯坦的球团矿和铁精矿。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铁矿,最早可追溯到20年前。而最近的6-7年才有比较大的改观,但以总量6000万吨计算,只占中国企业所需的12%。
中国开发境外铁矿资源的道路将是艰难漫长的,如果在未来的5-10年里,中国钢铁业境外权益矿达到2亿吨,那么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中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将大大提高。
但风险无处不在,海运就是中国控制不了的。据兰格钢铁的分析,近年海运价格的上涨,已经超过了铁矿石的价格上涨。今年6月,巴西到中国的海运吨运费上涨了30美元以上,相较于去年上涨了近一倍。
海运
中国钢铁产业迅猛发展,成就了日本海运的兴旺发达,通过港口布点、签订长期协议和扩大运能,日本海运巨头逐渐掌握了铁矿石海上运输的主动权。2003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而同期,日本一跃成为世界船运力量最大的国家,国际航运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希腊。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高达2.08亿吨,同比猛增21%;而当年日本海运企业的税前和税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2006年,中国的铁矿石海运量占全球的45%,其中日本海运企业的订单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年,日本造船业的建造量达1817万吨,是过去31年来的最高纪录。
日本海运的成绩并非从天而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海运企业就开始在中国铁矿石运输市场上布局,业务遍布天津、上海和青岛、大连、广州等港口;同时在新船和租用船两方面进行了巨额的投资。
近来,日本还在积极与国内钢企签署铁矿石运输的长期合同。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海运企业正逐渐巩固在铁矿石海运市场的垄断地位,但这种巩固将使国内钢企在控制成本方面日显被动;这种垄断地位也不利于国内海运企业的发展。
当年,日本说中国在未来几年,钢铁产量会达到2亿吨,国内没有人相信。可是在2004年中国就达到了。这里并不只是说其预测很准,而是说其眼光和基于眼光进行的布局很准。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联系403699295@qq.com,24小时内删除,88号五金门户网为广大会员提供最好的最新的五金紧固件资讯服务。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