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日韩制造业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88号五金网11月26日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接连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制造业信任危机爆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在日本制造、韩国制造的成长过程中,也曾遭遇过类似的质量危机。日本和韩国企业此方面的经历,可为中国企业提供相应的借鉴。

日韩制造业质量危机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向美国出口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同时日本汽车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大幅增加,导致美国认为日本汽车“价廉质低”。无独有偶,80年代末期,韩国现代汽车(Hyundai)凭借低价进入美国市场,但由于质量问题遭到曝光,成为“粗制滥造工艺(Shoddyworkmanship)”的象征。

  

1981年,由于美国国内对日本汽车的反对呼声日益高涨,日本政府被迫对出口美国的汽车实施“自愿出口限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s)。面对不利的出口环境,日本汽车企业开始集中资源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对美国出口的汽车质量和价格都不断提升。据IMF研究,至1984年,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的平均价格比没有“自愿出口限额”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价格高出1650美元,其中有1030美元反映了质量的提高。

  

而对于韩国现代汽车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质量危机直至90年代末期,虽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有所回升,但整体品牌形象仍较为低端。1999年,在美国权威汽车质量评测机构J.D.Power对35家汽车厂商进行的新车质量调查(IQS,Initial Quality Survey)排名中,现代汽车排名26位,其刚收购的起亚汽车(Kia)则位居最后一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现代汽车从1999年起成立质量控制组,将日本汽车作为自身的学习目标,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结果在J.D.Power2007年的质量调查中,现代汽车下属的伊兰特(Elentra)、雅绅特(Accent)、途胜(Tucson)分别在同级别车型中排名第一。

  

从日韩制造业质量危机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质量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应对合理,危机可以转变成政府和企业的一次挑战和机遇,甚至成为一国制造业和品牌腾飞的契机。当一个国家的产品能够对他国产品造成威胁的时候,常常是这个国家的该项产品实力已经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标志。当年日本汽车爆发质量危机的时候,也正是日本汽车制造初具规模的时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迅速发展,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迅速渗透海外市场,与海外市场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但是,海外市场仍普遍存在中国产品“价廉质低”的印象。另外,中国产品出口威胁到当地企业的市场份额,加剧了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不满。海外市场印象不佳这一外因,结合中国产品质量水平仍待提高的内因,导致质量危机的出现概率大大增加,几乎成为中国制造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日本、韩国的危机应对过程中,都体现了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这一共同特点。企业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纷纷加大在美国市场的广告投入和品牌建设,时至今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政府以监管者的身份出现,仅对企业的危机应对提供必要的协助,或是对外国政府的压力进行必要的回应。

  

中国制造业危机中政府仍是主角

  

但是,在中国此次危机应对过程中,目前仍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处于从属位置。政府的工作重点体现在迅速出台的各项监管措施、整治行动以及相关部门的对外声明等方面。

  

2007年7月27日,中国召开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着重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国务院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并规定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有监管责任。如《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等。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从各政府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提高极其监管。紧接着,2007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食品安全情况。随后从2007年8月24日起,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还适当采取外交手段,防止中国产品信任危机扩大。2007年8月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上强调中国产品是安全的,欢迎贸易伙伴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2007年8月28日,中国质检总局官员接连会见来自美国的两个代表团(美国州众议院议员代表团和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针对中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交流。美方代表团表示将向美国民众展现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中国制造”。

  

从长远来看,危机应对仍需以企业为主导。诚然,此次中国制造面临的质量危机与此前日韩企业遭遇的质量问题存在显著的不同。中国制造质量危机所涉及的多为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和企业,如饲料、食品、水产品、牙膏、玩具等,受到危机影响的企业或是无力应对,或集体寻求政府的协助。

  

而日韩质量危机所涉及的基本都为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如汽车等,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强。企业规模以及对危机应对能力的差异,导致目前中国对于质量危机的应对仍由政府来主导。

  

不过,要从根本上化解危机,政府应将危机应对的主导权逐渐过渡给企业,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只有靠企业的自发努力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的监管和整治行动只能暂时缓解外界舆论压力,可以暂时保护国内企业,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中国企业和品牌的成长。

  

“中国制造”重塑根在企业

  

尽管此次质量危机主要涉及小规模出口企业,但并不意味着大企业就可高枕无忧。对于中国的大企业来说,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快品牌与质量建设。事实上,大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虽然相对较好,但离国际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环保等方面的指标相对落后。随着大企业对国外市场的渗透加强,类似日本汽车质量危机的事件爆发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与其事后弥补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

  

在品牌领域,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还远远不够,即使是联想(Lenovo)、华为(Huawei)、海尔(Haier)等中国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也仍是价格低廉的象征。若要提高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形象,只能靠少数中国领先企业先在国际市场打造出一流的品质与品牌形象,随后靠诸多中小企业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中低端的价格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整体品牌形象的升级才有可能成功。而这一过程很有可能需要中国企业10年至20年的努力。

  

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应理清自身职责,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在国际关系上,面对外国政府的不断施压,政府可以继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阐明中方立场,维护中国企业的合理权益,从而防止舆论的过分炒作对中国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在国内监管上,近来的监管措施以及整治行动是良好的开端,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这些措施贯彻落实至最终产品上去。产品质量的监管标准应更为严格,可以等于甚至超越国际平均水平,尤其是在环保等方面的指标。

  

在对待中小规模企业方面,政府应在资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其适当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和产业升级。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的主要“短板”所在,但政府对其政策扶持又远远不够,在融资、技术引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几乎无法自行进行产业升级。只有中小企业整体质量实现提高,中国制造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迈上新的台阶,进而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声望。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联系403699295@qq.com,24小时内删除,88号五金门户网为广大会员提供最好的最新的五金紧固件资讯服务。请认准网址(www.bshib.com)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