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主办的全国船舶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南通市举行,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经验在会上推广。
智能制造,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它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带来革命性、颠覆性影响,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
船舶工业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智能制造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国造船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推进,表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船舶行业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通过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船舶行业智能制造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是我国船舶工业全面提升造船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今年4月,工信部下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船舶行业应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智能化标准与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工信部表示将讨论出台《关于船舶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指导意见》,为船舶行业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示范项目,引领智能制造行业应用
南通中远川崎智能车间内,全自动化的机器人手臂精准地旋转、找点、下落、切割。在这里,看不到多少操作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的切割、焊接、打磨、涂装设备。
去年,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涉及38个行业、21个地区。我省共2个,南通中远川崎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是其中之一,成为船舶行业唯一入选的示范项目。
“企业建成型钢自动化生产线、条材机器人生产线、先行小组机器人生产线、小组材机器人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作业效率分别提高约4倍、2.5倍、40%、60%。”南通中远川崎总经理韩成敏介绍,精益管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自主设计、再造流程是智能制造的几个关键点,企业正在规划推动更多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力求以绿色环保智能船舶的研发能力、耗费最低资源的智能建造方式、和谐友善协作的人文工作环境,持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杨拴昌认为,南通中远川崎示范项目是全国船舶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南通中远川崎在行业里迈出智能制造第一步,为全国船舶行业开展智能制造提供了一个范例,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政企合力,共促船舶智能制造
“南通中远川崎的智能制造为我们讨论推动船舶智能制造的技术方案打开了思路。”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林忠钦院士提出,推进船舶智能制造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智能车间,造船效率和质量水平接近日韩;第二步是智能船厂,造船效率和质量水平赶超日韩;第三步是船舶智能制造联盟,引领技术进步与创新。
具体而言,智能车间包括建立数字化工艺设计与数据库,制造自动化、智能化,车间综合智能管控,智能制造基础,主要任务有完善三维生产设计水平,构建智能加工成形、焊接及涂装工艺与数据库,造船全过程信息感知等。智能船厂包括全面信息集成与大数据应用、数字化虚拟船厂、智能船厂应用示范与模式,重点要推进造船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资源管理等。
林忠钦建议,政府层面要以智能制造指导意见为纲领,总体规划船舶工业智能制造的推进,通过实施高技术船舶科研专项、智能制造专项以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形成有机推进的工作机制。企业要构建中间产品专业化流水生产体系,普及数字化工艺设计与数据库,重点开展智能车间的试点示范。同时,业内要整合骨干资源,搭建产学研联合攻关平台,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及时推广成果。
辛国斌表示,要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做好船舶行业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导、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