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进涂料能吸甲醛、加进轮胎能导静电、加进触屏能使手机不惧弯曲,时下大火的新型材料石墨烯再添新用途——近日,青岛高新区研发出石墨烯涂层热挤压模具,用其生产出的镁合金热挤压件的光泽度和产量大幅提升,国内镁合金产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
给模具“穿上”光滑“外衣”
青岛高新区企业卡尔奔新材料公司研发的石墨烯涂层模具生产出的镁合金棒,和常见的镁合金棒相比,表面光洁平滑,由于受氧化程度小,颜色亮洁如镜面一般。该技术主要发明人、卡尔奔新材料公司的技术顾问姜海滨表示,能够把镁合金棒做得这么光洁,秘诀在于卡尔奔公司利用独有的设备与工艺,在镁合金热挤压模具表面生成一层仅有几百纳米厚度的石墨烯涂层,使模具具有耐高温,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等优良特性,避免挤压出的镁合金型材组织结构不均匀和表面氧化的现象,同时提高镁合金型材的挤压速度30%以上。
“国内有很多高校和实验室都在研究解决镁合金变形难题,有共同的难点是加在模具上的涂层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脱落。我们的涂层则不同,并不是涂抹在表面,而是通过营造特殊的环境,使材料‘生长’在模具表面。”姜海滨介绍说,经实践证明,石墨烯涂层模具完全能实现1mm以内镁合金型材的挤压,为实现高端镁合金型材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
对此,山东某金属公司董事长孙强深有体会。今年5月,经过青岛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事业部副部长贾海英牵线,正在焦急地寻求解决技术难题的孙强与卡尔奔公司尝试合作。孙强表示,公司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原本一天就要损耗掉十几套模具,而石墨烯涂层模具一套就能使用10个小时,这样推算,公司一天只用两套模具就足够了。不仅如此,姜海滨表示,模具达到使用寿命后,重新再加涂层还可继续使用,模具不再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按照每套模具2000-3000元计算,每天至少节省成本3万元。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我国石墨烯材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青岛高新区结合国家战略,积极推进石墨烯应用的产业化发展。经过企业自主系统研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改进和突破,诸如石墨烯功能涂料、导静电轮胎以及石墨烯涂层热挤压模具等大量新产品相继涌现,产业化步伐稳步推进,既体现了这一新材料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超强能力,也体现园区着力发展石墨烯产业方向的正确性。”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3年起,青岛高新区从当地石墨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出发,聚焦当今新材料产业中最前沿的石墨烯产业,4年来发展迅速。2015年、2016年连续两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大会在青岛高新区召开,石墨烯发现者、诺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多次到访,青岛高新区已逐渐发展为与北京、深圳等石墨烯研发中心并驾齐驱的产业化前沿。
依托青岛国际石墨烯科技创新园等产业载体,青岛高新区已拥有赛瑞达科技公司、华高墨烯科技公司等40余家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石墨烯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起初引入卡尔奔公司,正是因为园区中有一家企业出现材料挤压的技术难题,在双方合作时我们发现了卡尔奔公司的技术优势,以优惠的条件引入,为石墨烯产业链又增添了一员得力‘干将’。”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以建设高层次平台为抓手,在更大范围继续集聚石墨烯产学研资源,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在平台方面,园区正在着力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及石墨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并进行产品检测,青岛市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石墨烯公共研发平台也在加进建设中;在资源集聚方面,一是优化产业载体,兴建石墨烯创新园二期工程,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引入了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石墨烯行业的权威教授张博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