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钢铁市场能否“牛”转乾坤?业内认为钢铁行业利多利空并存,钢铁市场发展仍将面临挑战,从钢材价格、生产成本、资金供应、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看,现阶段钢材市场利多因素正在逐步增加,一旦条件具备,可能推动钢材市场行情超乎意料地复苏。但供过于求的形势将更为严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重,钢铁行业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09年钢铁市场必定在波动中前行。 利好形式企稳 全国钢材平均价格已经由6200多元的最高吨价跌落至4000元以下,市场价格基本贴近成本运行,因此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现货铁矿石、废钢、焦炭、燃油、运费等,价格也基本到达或接近底部,一些产品已止跌回升。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冶炼材料价格回升,表明钢材成本支撑点位出现上移。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向市场大量注入资金,使市场流动性迅速增加。从国内看,去年12月当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 从下游需求看,国内下游行业钢材需求在悄悄好转。一是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销售情况开始回暖;二是建筑机械、工程机械等设备制造行业率先启动,开始进入市场组织金属材料采购。预计随着国家多项振兴规划的出台,下半年以后,下游行业钢材需求复苏态势将进一步确立。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经过去年10月下旬以来的库存调整,目前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各种钢材均处在近年来的最低水平。特别是流通环节和终端用户库存的持续低水平,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和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3.3点,同比下降21.82点,降幅17.44%。但环比上升了1个点,升幅0.98%。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下跌后的首次趋稳回升。 利空并非不可能 中钢协警告称,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重,钢铁行业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态势。 报告指出,由于市场萎缩,产能过剩,致使一些新建的大型项目不能全部投产并发挥效益。数据显示,到2008年12月末按综合生产能力约6亿吨粗钢计算,全年产能利用率约达83%左右。报告称,2009年产能过剩压力将更加突出。 此外,报告还提醒称,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钢材传统出口国家市场需求下降,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出口减少将增加国内资源供应,加剧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特别是占钢材出口总量较大的板管带材,矛盾将更加突出。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对新年的钢铁市场仍持悲观态度。日前,在宝钢2009年工作会议上,徐乐江表示,虽然国家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但因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站、西气东输工程等能源项目的实施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不足以弥补下游需求下降的影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国经济转型,钢铁及主要下游产业需求下降在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去年上半年以来的高价原材料还需消化,产品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重点大中型企业普遍减产20%-30%。所以总体来看,今年钢材价格将会呈低水平波动状态。 “去年底关闭的产能及新建的项目,在钢铁价格上涨之时,都会重新启动。到时,供过于求的形势将更为严重。”一业内人士分析,这无疑将加大钢材市场的波动,阻止钢材价格进一步走高。 信心受挫 利润仍在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1日,32家钢铁企业中,已有20家发布2008年全年业绩预告,有19家业绩下降,1家预增。其中,包括鞍钢、太钢在内的19家企业业绩下降幅度超过50%,攀钢、韶钢等5家企业甚至出现首次亏损。不过,抚钢由于产品结构调整,从而成为20家企业中唯一预增50%的企业。 造成今天钢铁企业业绩下滑,既有客观原因,但也有主观原因。一方面,资本的大量涌入,迅速地把钢铁行业摧得“过热”,然而2008年下半年环境一变,一些实力不济的钢铁企业开始感到难受。另一方面,许多钢铁企业误判形势。去年奥运前,众多企业大规模集中对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集中库存备料,直接推高了煤炭、铁矿石等的价格,延迟了行业需求的反转。而国内外市场给出的需求减缓信号没有引起钢铁企业的足够重视,因此误判行情,认为市场需求仍然强劲,继续开足马力生产,产能大量释放,造成产能过剩。 尽管钢铁企业业绩出现下滑,但钢铁业的危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更没有像纺织业、家电业那样伤筋动骨,且利润仍然可观。例如鞍钢、太钢等企业虽出现了业绩下滑,但全年仍有利润。而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1至9月国内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326.26亿元,同比增长13.13%。即使第四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但去年全行业仍将处于赢利状态。 实际上,钢铁企业业绩下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对于过了几年好日子的钢铁企业来说,2009年可能是最难过的一年。市场调整趋势显然,钢铁市场的竞争也必将伴随钢铁市场价格的波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