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议,会议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金融危机虽然给上海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此次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将又一次为上海经济腾飞提供机遇。 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成国家战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25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会议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主要任务是: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服务业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的更大发展;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大上海的优势明显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认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明显。 目前,上海浦东是全世界最令人羡慕的“金融城”之一,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即便放眼全球,也只有浦东同时拥有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期货。在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中,纽约资本市场发达,但是期货市场并不匹配;芝加哥有期货,证券相对弱一些;欧美一些城市中,像伦敦、法兰克福也很难有上海市场这么齐全。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认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新的交易品种将陆续面世,包括即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钢材期货,以及已进入议事日程的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指标。而上海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日益强大。 尽管在2008年面临全球金融系统的剧烈震荡,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外资金融机构较年初增加35家,总数达到395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成以上,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的8成以上。 将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2008年,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698.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6235.9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7350.43亿元,增长11.3%。 备受关注的是,去年上海GDP比上年增长9.7%,自1992年以来增幅首度低于10%。而从季度上看,经济增长也逐步下滑。尤其是到了第四季度,11月份工业和外贸出口都出现月度负增长的情况。 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上海作为国内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从下半年开始,工业生产和出口同步出现增幅明显回落的态势。另外,上海本身经济结构也处于调整时期,二、三产业本身在调整时期处于转型过程中。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海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7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实际到位金额突破百亿美元,达100.84亿美元,增长27.3%。至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224家、178家和274家。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前来上海投资。 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将扩散。上海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外贸出口面临的困难会进一步加大。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