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再工业化战略重塑竞争优势 美发出向实体经济回归信号

   2017-10-11 论坛小谢9120
核心提示:经济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经济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依靠先进制造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此举表明,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重新认识先进制造业价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制造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27%以上,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到了80年代,由于一度将制造业认定为“夕阳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在汽车、钢铁和消费类电子等工业领域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
  为了重新取得竞争优势,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技术计划,推动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之后,美国的制造业重新走出了低谷。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全球制造业总量中,美国的份额一直不低于1/5。
  虽然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一直比较高,但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11.68%,对美国GDP贡献最大的行业不再是制造业,而是金融、房地产服务业(不包括住宅建筑业),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总额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以上;美国标普500强企业的总利润中也有25%到35%由金融和房地产业务产生。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国在此次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作用重新凸现出来,受到了美国各界的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包含了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清洁生产、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和绿色制造等众多先进模式,不仅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带来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提高经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扭转美国当前严重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现象。
  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美国已开始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力图重振本土工业,寻找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实现经济的复苏。
  在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出路
  美国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再工业化”,可以发挥很多已有的优势。主要有: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一流的技术学校、研究机构和创新企业;为上述组织提供支持的金融实力;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并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灵活的资本市场。
  然而,实行“再工业化”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转变就能够完成,美国将面临很多问题,很多制造企业难以消化高额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巨大投资花费。为了保障“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美国推出了一些相互配合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力图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以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美国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在18年内把能源经济标准提高一倍,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尤其重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美国能源部选择了部分新能源制造企业予以资助,扩大规模,拉动就业。美国还加快发展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实现对医疗信息化、智能电网、教育和宽带的支持……美国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其核心目标即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保证在21世纪能够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
  鼓励科技创新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并没有因此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国会公布的《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的草案包含增加133亿美元科技投入,其中研究和开发99亿美元,研究和开发设施设备34亿美元。这笔支出将主要流向美国竞争力计划重点支持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三个机构和国立健康研究院。这三个机构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研究和开发,兑现奥巴马在总统竞选中承诺实施美国竞争力计划,在七到10年内使这三个机构物质科学和工程经费翻番的目标。
  美国对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投入了巨资,借助税收补贴等手段,利用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民用空间项目计划,组建公私合营企业。
  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意在推动民间参与科技开发和利用,以保持美国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在美国,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企业总数的99.7%,占所有企业收入的40%,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美国政府把中小企业作为再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中小企业寄予厚望。2009年3月,奥巴马宣布计划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拨部分款项(约7.3亿美元)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2009年10月,奥巴马宣布一项支持小企业发展新计划,以帮助小企业渡过信贷紧缩难关。2009年12月,奥巴马政府计划将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剩余资金用于扶持小企业,旨在遏制失业率高企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良后果;还准备要求国会对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进行修正,放宽将施加给小企业贷款机构的薪资限制及其他限制。美国政府还多次敦促美国银行为那些有可能增加就业机会的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
将对中国工业化产生影响
  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表现为: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中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两国将产生更多的竞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将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的出路,这意味着美国将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另一方面,美国目前仍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先进的装备,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容易受到美国的技术封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
  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过程
  “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多年前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Rothwell和Waiter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HouseUna-bridged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概念再次盛行,反映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达了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因此,目前美国所要进行的“再工业化”,绝不仅仅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超出了这个范畴,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实质上是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实行“再工业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发挥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增加研发投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保持和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俄罗斯经济的重点也转向知识产业和新技术产业,鼓励利用科技创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重点发展纳米、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
  可以认为,依靠创新推动“再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引领,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当前很多国家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