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的道路上,一晃又一个3年已过:7月9日,中国向世贸组织(WTO)GPA委员会提交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第一次修改出价。
在各成员对中国为加入GPA付出努力表达赞赏的同时,美方也从不同渠道多次提出,中方需要将次级中央实体和一些从事政府行为的国有企业纳入其下一个出价中,以便中国提供与其他GPA成员的覆盖范围可比的采购市场准入。
对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谈判的复杂性,使得谈判结果不仅取决于中方,也取决于参与多方。中国希望,各方能考虑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合理要价,这样才能够为达到合理的谈判结果创造条件。
1.6万亿美元潜在市场
财政部提交出价后,得到了GPA参与各方的好评。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对参加GPA的态度认真积极。
“中国提交了为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第一份修改后出价,朝着分享一个巨大的全球新市场又迈进了一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副贸易代表马兰提斯在为本报撰写的文章《WTO政府采购协定:中国的最佳机会》中表示,美国和其他GPA成员为出价改善的内容表示赞赏。
此前访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德方欢迎中方为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方面所作的努力。
实际上,GPA谈判意味着中国有机会以对等互惠和透明的方式,进入一个额度庞大的全球政府采购市场。
19日,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贸易参赞安凯彬(Christopher Adams)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政府采购规模在大部分国家占GDP的10%~15%, GPA市场2008年的规模估计在1.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1万亿美元左右,同时中国2008年的政府采购规模在900亿美元左右。
“这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和非常大的商机,比中国目前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要大得多。”安凯彬认为,而且中国企业竞争力非常强,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出口国。
如何平等互惠?
不过,欧美等谈判方对中国此次出价中的“次级中央实体”涵盖范围并不满意。
“有一点很清楚,目前中国的修改出价,还没有把次级中央实体也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纳入到修改的出价中,但是包括美国及其他成员表示,为了达到现有成员方覆盖的规模和范围,需要这两种实体被纳入到出价。”安凯彬表示,比如欧盟成员的各级地方政府被纳入了,而美国37个开支最大的州也纳入了。
但是并非中国所有国有企业都被纳入,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就并不要求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安凯彬表示,只有从事政府行为的国有企业和单位,比如电力公司,比照其他国家先例,也需要纳入GPA之下的政府采购之内。
对外经贸大学WTO学院副院长屠新泉18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采购市场规模对等认定”。因为,在《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中,最核心的原则是“对等”与“互惠”。
这关系到中国承诺开放“次级政府实体”所涉及到的市场规模。屠新泉表示,在欧盟与美国的谈判中,他们最大的争议也集中在市场规模认定上。当时双方聘请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来计算,双方承诺开放的市场一年采购额到底是多少?是否是对等?最后计算的结果是,美国联邦政府加上37个州政府的市场规模,与欧盟各国中央政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市场规模是对等的,双方因此签署了协议。
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一个省的市场规模,可能就相当于欧盟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所以,最多也就只能开放到省一级。屠新泉表示,更为复杂的例子还包括,比如中国国家电网的市场规模,可能欧盟全部电网加起来还远远赶不上。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不断在建设电网系统,而欧盟的电网系统几乎是成熟、饱和的市场。这意味着,他们到了几乎不用再建新的、只需要维修旧的阶段。这两个市场如何对等,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对于“中国次级中央实体涉及到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问题,安凯彬也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具体有多大,这是要通过谈判的,因而无法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