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麦已经进入了收获的关键期,本来应该是喜悦的收获季节,但是部分地区由于天气的原因,小麦倒伏严重,与此同时,小麦收割价格出现了猛涨,不少农民朋友有点发愁、着急。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在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种植优质小麦,走订单农业之路,巧打时间差,是必然的选择。
张子雨:小麦正在收割,从眼下来看,大家的最急切问题就是,收下来的小麦咋办。直观来讲,新收的小麦,直接卖掉,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往年小麦行情好的时候,有些朋友可能也并没有算这当中的账。可是在部分地区,今年小麦的行情不好,这笔账就得仔细算一算。
现在小麦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而且刚下来的新小麦,很多都是直接从田里就拉去卖了,水份大,杂质多,粮食加工企业要经过去杂质,烘干等程序才能储藏,收购的时候自然会算进去这部分成本,所以小麦价格在近期走低,属于市场供需关系带来的必然变化。在卖粮款足以支撑下一茬粮食的种植并保障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地留一部分小麦,把粮食晒好储存起来,稍微等一等,接下来,市场的需求是不会有重大波动的,而小麦的供给却会慢慢下降,在那种情况下,粮食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价格,这也是充分利用市场的规律来应对今年小麦种植当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从长期来看,种植结构的调整,则势在必行。一方面,国家对于粮食收购的政策也有所改变,对于粮食的质量也开始严格把关了,以后低于相关质量规定的粮食是没法被收购的,再加上今年特殊的天气问题,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就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其实已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年供需缺口在300万吨左右,每年都需要有大量的进口,而这种情况是消费升级和粮食加工企业转型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对特种小麦、优质小麦,今后的需求还要不断提升,所以,基于订单农业的模式来进行优质小麦的种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当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天气因素依然是种植过程中一个不可控因素,不过,我们要看到,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相关的措施、技术和耕作方式都会越来越完善,只要积极跟踪技术发展,主动尝试,就能够尽早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
总之,眼前的困难确实存在,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如果能在思考短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长期问题的方法,那就能够在长期的转型发展当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