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休耕是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耕地地力维持和农田生态保育的重要措施。一项在北京地区的调研发现,由于农民传统思想的局限性和生态保护意识欠缺,少数大龄农民难以接受休耕不种地、将地交给他人管理的行为,甚至误认为政府是变相征收耕地。农民对于休耕政策的认识难以上升到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层面,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和引导。
近两年,为了让农户了解休耕制度实施的长远效益,积极引导农户自觉参与休耕轮作,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积极探索下,初步形成了平原区一年两茬种植区域及山区一年一茬种植区域不同的农田休耕种植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薛新颖是顺义区北小营镇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4年曾被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种粮大户。当时的合作社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茬粮食作物为主,面积近3000亩,是顺义区乃至北京市有名的种粮大户。
然而自2014年起,北京市提出调转节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来,薛新颖开动脑筋,咨询专家、请专家实地出招,主动寻找调转节的新路子,先后发展种植了加工休闲食品用的青豌豆、鲜食玉米、山药等新的市民需求作物,并且与相关公司签订订单,发展订单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2016年薛新颖被原农业部评选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收入较2014年增加了30%以上。
这两年,薛新颖随时都在琢磨“调转节”、创新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2017年,合作社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对接,率先将农田休耕轮作技术引进顺义区,并在基地建起了北京市首个农田休耕轮作试验田,开展适宜农田休耕轮作的作物品种及技术模式试验研究。
一年来,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带动下,基地500余亩农田实现休耕轮作种植,不仅筛选出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冬油菜等6个适宜京郊农田休耕轮作种植的作物品种,而且同时大面积示范了冬油菜+高粱的农田休耕轮作种植模式。上茬休耕种植过程中不施肥、不用药、亩节水80%,下茬玉米轮作为酿酒用高粱;上茬休耕补贴、下茬高粱高效生产,成功实现了农田调转节高效发展,积极践行了国家提出的农业资源投入“一控两减”目标,亩收入较传统小麦+玉米增加了41%。农田休耕轮作带动种粮大户成果转型,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北京休耕轮作不仅为种粮大户带来了生产效益,也将有助于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延庆区是北京市低收入村较集中的区,为了帮扶低收入村调结构、转方式,北京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技术服务单位以产业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拓展低收入村增收致富新路子。
对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响应号召,今年将在延庆区香营镇上垙村和四海镇刘斌堡村,以农田轮作为方式,将原有种植的一年一茬春玉米轮作为谷子、甘薯和藜麦等高附加值作物,建立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产后产品推广销售产业链条服务模式,推动低收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上高效发展道路,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