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泪目!扶贫干部回家,孩子问:你是墙上的爸爸吗?》
通过这个题目,估计大家都能猜到文章的内容。一个基层干部为了扶贫工作长期难以顾家,以至于孩子只能靠墙上的照片来记忆父亲的样貌。一个生动的细节,鲜明地体现了基层干部的辛劳不易。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网络上很热闹的关于“996”工作制(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讨论。在普遍认为压力大、工时长的互联网行业,“996”尚被诟病,但是对于广大的基层干部而言,“996”恐怕应该是一种幸福了。至少,一周还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能陪伴家人,而不至于让年幼的孩子发出那样的疑问。
基层干部,既包括本地任职的乡镇干部,也指上级下派到基层一线的“第一书记”等挂职干部。以前,人们对公务员的印象多局限于“早九晚五、看报喝茶”,如今,不能说这样的情况完全不存在,但对更多基层干部来讲,加班尤其是过度的加班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象。“周六加班是定式,随叫随到是规矩,24小时开机是必须”,“人家是996,我们是8107”,“上班没点,下班也没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放在如今的基层干部身上,那都不叫事儿。
不久前笔者到中部某县采访,该县数年前已经摘帽脱贫。据当地干部反映,脱贫前他们是“白+黑”“5+2”,脱贫后日子稍微好一点了,变成“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就在陪同记者采访期间,这位宣传部工作人员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写材料到1点,着实让笔者深感愧疚。
从更广义的范畴来理解,“996”不仅意味着长时间的加班,还包括那些动辄得咎的问责、一票否决的管理、形式主义留痕等。例如,有的干部洗澡没接到巡视组电话,就被记过处分;有的干部上午八点还在村里调研,九点就被要求上交统计材料;还比如大雪天里,非要求扶贫干部自行驾车进山看望贫困户……这些其实都是“996”文化在基层的变种和繁衍。
客观上来看,基层干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尤其眼下正值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班加点在所难免。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也不能形成一种文化,更不能成为以此衡量干部勤政与否的标准甚至是制度绑架。网络上怼“996”最有代表的一句话,“别把996等同于奋斗”,这句话是对互联网群体说的,但也同样符合基层干部。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基层干部自己最清楚,那些个夙夜在公、日以继夜的拼搏与奋斗,有多少是耗在文山会海、填表汇报、迎来送往之中了。频繁的加班加点,尤其是低质量的长时期劳作,透支的不只是基层干部们的身体,还有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乃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文件一出,基层干部群里一片叫好。但同时也不乏担忧。有声音问:会不会还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又变成了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
不能说是杞人忧天。近两年来,类似给基层减负的文件没少发。早在2016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就曾发布了《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一个接一个的文件发下来,效果确实有,但说实话,并不明显。
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层干部负担过重,表面上看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现象,但是这和我们由上至下的压力传导管理体制及治理结构密切相关。要从根源上化解这个问题,则有赖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本就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从眼前来看,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监督考核的指挥棒怎么发挥作用。简单说,文件下发了这么多,但是有多少人多少机构因为不落实中央的相关要求、减负不力而被处罚的呢?
比如,去年年底长沙市发改委(市能源局)因为在年底违规开展督查,就受到了长沙市委批评,并责令立即暂停此次督查,并向市委做出书面检讨。
一夜间,长沙某区原本年底全面铺开的132项督查考核项目压缩至25项。
相信,如果这样的出手果敢、行动有力、态度鲜明的纠偏和批评能够多一些,基层减负的要求必定可以立竿见影、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