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联合执政的联盟党和社民党议会党团共同提交的《关于加强德国和欧洲钢铁工业的提案》。该提案认为中国低价钢铁产品是造成德国和欧洲钢铁业困境的最大因素,要求欧盟评估在国际法层面是否必须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敦促德国政府和欧委会就该问题加强与美国等其他工业国的协调。对此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发表谈话。
该负责人指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需求萎缩是钢铁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将责任归于中国是不客观和没有依据的。这种做法只会使自身迷失方向,延误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时间。钢铁问题作为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该负责人表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受益于自由、开放的贸易秩序,中方对于《提案》表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表示关注和担忧。中方认为,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形成阻碍,也有损于国际钢铁产业分工合作和合理布局。中国不鼓励大量出口,同时还进口大量钢铁产品。中德之间钢铁贸易是互惠互利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会损害双方的利益。2015年中国向德国出口钢材仅为19.4万吨,占对欧盟钢材总出口量的2.26%;自德国进口48.6万吨钢材,占自欧盟钢材总进口量的40%。
该负责人强调,钢铁问题与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法律义务没有任何关联关系。议定书第15条明确规定,各世贸组织成员自2016年12月11日起有义务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停止使用“替代国”方法。国际条约义务必须遵守是国际法公认的原则。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将履行第15条的国际义务与当前钢铁问题相挂钩。欧盟作为重要的世贸组织成员,应当遵守国际规则,避免让钢铁业“绑架”欧盟履行有关义务,不应让钢铁问题成为不履行相关承诺的借口,更要避免其对持续发展的中德、中欧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该负责人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积极成效。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有更多的经济体采取符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共同为处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做出贡献。中国作为钢铁生产、消费、贸易大国和原材料进口大国,本着对全球经济和钢铁产业健康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愿意真诚的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