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明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会议明确,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要想保证粮食供应,‘藏粮于地’,首先要确保耕地安全,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认为,当前国内非常重视耕地保护,但还存在一部分耕地被“非农化、非粮化”利用的情况,比如有的农业耕地被私自转型用作工业用地。胡定寰说,如果耕地不断被侵占,就会影响粮食安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他建议相关部门严格把关耕地的使用,农业耕地坚决不作他用。
胡定寰认为,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当前我国的粮食育种技术,整体还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胡定寰介绍,目前各地农科院都有很多种子库,在建设和维护种子库、研发新种子的过程中,建议相关部门给予更多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农业生产中还应继续推进规模化生产,普及农业机械使用。胡定寰说,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普及机械化,而机械化操作的前提是规模化生产,粮食耕地大面积成片才便于农业机械高效使用,如果到处是分散的小片土地,农业机械难以施展。
胡定寰认为,发展育种技术,推进规模化生产,普及农业机械,再加上水利等配套设施提升,中国的粮食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