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上午,2021中关村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全体会议,5项涵盖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行业规范、重要科技创新指数的重大成果重磅发布,展现了北京高质量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5个重大科研成果分别为: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
自然指数是评估机构和城市科研表现的重要方法和指标之一,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榜单跟踪了50个重点城市的相关表现,榜单显示全球排名前五的科研城市依次是:北京、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上海,北京已经连续4年蝉联第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姬忠庆副研究员发布了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核心指标达到了国际主流产品水平。实现了比绝对零度高0.01度的连续稳定运行温度,掌握稀释制冷核心技术使我国具备了为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极低温条件保障的能力。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薛澜主任发布,规范针对人工智能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活动提出了六项基本伦理要求和四方面特定伦理规范,旨在将伦理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于海峰研究员发布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该技术主要对超导量子比特性能进行深入探索,不断优化材料生长和微加工制备工艺,于2021年5月初,成功使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达到503微秒,打破了2020年3月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组保持的360微秒的世界纪录。该研究成果有望观测到原来无法观测到的量子过程或现象,为超导量子计算走向实用化打下了坚实的器件基础。
清华大学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共同发布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综合排名前5的城市(都市圈)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伦敦、北京、波士顿。与GIHI2020相比,旧金山-圣何塞和纽约继续蝉联前两名,伦敦代替波士顿排名第3,巴黎和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前10。北京的综合排名从去年的第5上升到第4,由深圳、香港、广州等“9+2”城市合并的粤港澳大湾区首秀惊艳,排名第7。全球领先的50个国际科创中心,有23个在亚洲,有9个在中国。
会上,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14位科学家、150项成果获奖。获奖者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