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如何转化为良种?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如何?
容量150万份 满足未来50年育种需求
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看到,农作物种子正在通过带有视觉识别能力的机器人(10.280, -0.04, -0.39%)、滚筒输送线进入-18℃的低温种子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种子要经过2到3年的田间性状调查、鉴定为种质资源后,才有资格进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研究员 辛霞:这是一份小麦种质资源,首先要确定种子的信息是完整的,判断一下有没有病害、虫害,然后进入发芽率检测,小麦种子控制发芽率是90%以上才能够入库保存。
辛霞告诉记者,小麦、稻谷等种质资源保存在低温库,像马铃薯、甘薯这些无性繁殖的作物种子则要保存在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种质资源保存方式,实现体系化、规模化保存,而且保存全过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我们库的设计容量是150万份,能够满足我们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
据了解,好的种质资源转化为好品种,还需要进行精准鉴定,明确它的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再通过杂交组配、辅助选择等手段,将优异的性状组合在一起,形成突破性的品种。
中国农科院作物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冰草是小麦的野生种,一个穗能结300粒以上,通常品种40粒左右,我们通过与小麦之间的杂交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种质,育种家利用它就能培育出高产的品种,能够增产16%以上。
据介绍,我国培育推广的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今年前10月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83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农业科技和高端装备又提供了哪些支撑?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正在利用自走式喷灌设备给小麦浇水。他说,尽管这段时间当地有效降水不充足,造成麦田墒情不足,但是有了这些高端装备支撑他就不用担心了。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天华:在任何地方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墒情、苗情、病虫害,管理上更精准、更有效。通过高标准农田的打造,智能化的运用,比以前能节水45%。
刘天华告诉记者,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他的3000多亩农田成为了“智慧田”,也让种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特别是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高标准农田对于减少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显著作用。
在商丘市民权县白云寺镇,当地正在利用冬季水利施工的黄金季节,按照亩均1500元、核心区每亩3000元标准打造高效节水的高标准农田,今年河南全省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50万亩,明年春季灌溉就可以投入使用。从全国来看,今年1-10月,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83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192万亩,为完成2021年建设一亿亩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部:稳面积 抓田管 夺取明年夏粮丰收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再创历史新高,现在正是冬小麦越冬时期,全国冬小麦的长势如何,明年夏粮丰收有保障吗?
这两天,河南迎来大幅降温天气,在安阳市滑县白道口镇麦田里,种粮大户白学杰请来了农技专家,为500亩小麦安全越冬“把脉问诊”。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陈一品:现在出这个苗,属于弱苗,可以喷一些叶面肥、调节剂,促进它分蘖,扎根,促弱转壮。
据介绍,由于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当地麦播进度较往年推迟10天以上,白学杰通过选用早熟抗冻品种,以“种”补晚,通过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眼下,当地采取农技人员“百人包千村”活动,利用特聘农技员、农管家手机App,开展线上线下(47.810, 0.64, 1.36%)技术指导。根据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农业防灾减灾主要技术措施,要求防范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降温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强化早春田管,对弱苗及时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同时加强墒情监测、防范北方冬麦区春旱。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全国冬小麦面积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关键是要抓好田管,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只要各项措施跟得上,夺取夏粮丰收是有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