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近,秋收忙。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全国秋粮收获陆续展开,大江南北一派丰收景象。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较好,特别是占秋粮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长势总体好于上年。从收获情况看,目前秋粮收获超2亿亩,大面积收获近期即将开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2012年增产11.5%,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干旱灾害等困难,不误农时抓生产,亿万农民挥汗耕耘夺丰收。眼下,夏粮、早稻均已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的丰收,看来稳了!”
又到丰收季,稻田换“金装”。
在江西省抚州市,360万亩中晚稻陆续成熟,当地农户抢抓有利天气,驾驶农机收割水稻。“这茬种了240亩水稻,亩产大概能增加200斤左右,今年的丰收,看来稳了!”这两天,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龙港村种粮大户吴友平忙着抢收已经成熟的80亩中稻。
聊起今年水稻增产情况,吴友平表示超出预期。“今年天很干,水稻种植受到不小影响,很担心产量上不来。”吴友平说,好在政策不错、田管到位,稻田得到充足灌溉,水稻长势总体较好。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今年粮食生产不断闯关。“春耕时节农资价格高涨,5、6月份连续低温阴雨,7、8月份又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我们与广大农民一起,妥善应对各类灾情,奋力克服重重困难。”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早稻、夏粮喜获丰收,1830.2万亩早稻增产0.8亿斤,109.1万亩夏粮增产0.2亿斤。秋粮中的中稻生长虽受干旱天气影响,但通过落实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目前收割已进入尾声。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占全年产量75%。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36亿亩,完成18.1%,进度同比快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南地区收获过半,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已经收两成半,西北地区已收一成半,黄淮海和东北地区零星收获。
在湖北省,中稻占全省粮食年产量一半以上。今年,当地加快推广本土研发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目前收获过四成。“亩产超过1300斤,往年每亩最高也就1100斤。这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还抗病、抗倒、抗高温,挺不错。”“老把式”王化林对今年收成很满意。
“这类抗旱品种生育期短,比较节水,对今年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湖北省荆门市漳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陈全智说,“目前,我们培育的类似抗旱节水品种有20多个,接下来将在荆门全面推广,确保来年还能增产。”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表示,今年全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夺取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种粮支持政策挺给力”
秋粮作物中,玉米产量占一半以上。走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常兴铎的玉米地里,粗壮的秸秆上缀满果实。“平均亩有效穗数4195穗,穗粒数563粒,千粒重352克,亩产超1400斤。”常兴铎笑着细数最新的测产结果,“今年旱情比往年严重,但种粮支持政策挺给力,农技专家耐心指导,帮助我们实现了高产。”
一段时间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局地旱情对秋粮生产带来挑战。对此,有关部门和地区加强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研究,紧急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0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等相关工作;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至此今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下沉到抗灾减灾一线,针对南方高温区的玉米落实“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措施。
政策支撑加劲,秋粮形势向好。数据显示,高温干旱虽导致局部玉米受灾1100多万亩,但仅占南方玉米面积的一成左右、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7%。此外,东北地区玉米春播以来积温足、降水多、墒情好,增产趋势明显;西北地区玉米今年受旱明显轻于上年和常年,预计也是增产趋势。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地区旱情对玉米影响有限,目前全国玉米长势普遍较好。
再过几天,玉米等各类秋粮作物即将陆续大面积收获。各地区各部门加强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黑龙江,当地持续增强农民合作社组织、带动和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托管代收等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合作社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4000多亩,较上年增长1倍左右,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产量能超过800吨。”虎林市复勇红小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允勇正在为月底大豆收割作准备,“除了合作社的地,我们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托管服务,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忙了。”
——备足用好农业机械装备。在安徽,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机手培训和机械检修,提前做好240万台套各类机具保养与调试工作。秋收期间,全省15万台套联合收割机将全部投入使用,确保6439万亩秋粮抢收顺利,力争玉米、水稻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98%。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表示:“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正强化田间管理,做好收获准备,变秋粮‘丰收在望’为‘丰收到手’。”
“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收下来,还要卖得好。在贵州省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水稻刚收割完,田埂上的运粮车已做好准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村民早早签订了协议,每斤以高于市场价0.3到0.4元的价格收购稻子,老百姓不用担心稻子售卖的事。”十字村党总支书记付昌海说,“今年十字村种了1200亩水稻,平均亩产超1200斤。我们会进一步做好收购工作,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大头,旺季收购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从9月下旬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底。眼下,随着秋粮收获加快推进,今年秋粮收购工作已被提上日程。
9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收购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制定收购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积极开展预约收购、订单收购,切实提升收购服务水平。
“目前,秋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说,“8月份,我们提前对秋粮收购形势作了调度分析,预计旺季收购量1.85亿吨左右,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扩大市场化购销,稳住政策性收购。开镰!近日,在湖北省云梦县道桥镇,大型联合收割机奔走在2万余亩金色稻海里。“我们镇是县重要水稻生产基地,生产的特色珍珠糯稻在市场上很吃香,每斤收购价格比常规优质稻差不多能高出1元。”道桥镇党委副书记张学平说,从稻田到餐桌,道桥镇已形成集粮食种植、收购储备、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互联网销售等多环节为一体的产业链。
据介绍,今年秋粮市场化购销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中晚稻旺季收购量6600万吨左右,部分地区可能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秦玉云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对主产区中晚稻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斤1.29元、1.31元。
——加强产后服务,促进减损增收。“收了后,村民直接把稻谷运到我们厂里烘干,避免出现霉变。”江西抚州昌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毛毛表示,“最近,随着中稻收割节奏加快,农民对稻谷烘干服务需求增加,厂里的烘干机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切实抓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认真落实节粮减损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粮食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促进农民减损增收;提早谋划有序开展粮食烘干服务,积极应对雨雪等极端天气,避免出现霉粮坏粮。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秋粮上市情况,认真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切实强化收购监督检查,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秦玉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