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光大银行已经与2000多家钢铁客户签订了1900多亿元的授信服务。
光大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宁咏指出:“今年贷款增长了10万亿,主流钢铁的核心厂商资金并不缺钱,但是大量弱势的,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有的上游厂商和下游经销商资金比较短缺,银行却不愿意给他们授信,我觉得这是有所作为的领域。”
银行联合信息网显示,今年三季度,国有钢铁企业信贷总量占全行业的32.9%,而民营钢铁企业信贷总量占全行业10.25%。但民营钢企产量占比超过50%。
光大银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光大的钢企客户主要还是针对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客户。宁咏表示,光大不设经销商门槛,将通过产品的有效设计,跟资金流和产品做结合,而不看企业规模。
三方共赢模式
“厂商银以及保兑仓业务非常受欢迎,”福建闽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学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光大提供的这些资金,相当于绑定了经销商,能够保证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经销商不因为利润受到挤压流失。在光大的产品中,信贷是定向投放,经销商如果不与厂商绑定关系,就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福建三钢是福建省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拥有福建省内76%的市场占有率,旗下有上市公司,主营建筑钢材,是中型钢铁企业的代表。截至2009年11月,光大为20家钢企建立了核心网络,如太钢、马钢。
厂商银是厂商、经销商、银行进行三方合作,银行为经销商提供专项融资用于钢厂付款。光大钢铁产业负责人表示,该模式能让钢材经销商只需要部分银行汇票就能锁定整批货物,钢厂也能提前得到预付款取得大额产业融资。
从流程上看,钢材经销商向银行递交申请,签订三方协议,银行为钢厂经销商提供授信,钢材经销商开出以钢厂为收款单位的银行汇票,根据三方协议钢材经销商分次存入保证金,银行分次通知他们发货,直到存为100%为止。
所谓保兑仓融资,是指银行按照经销商和钢铁企业的产品购销合同,为经销商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服务,定向用于向钢铁企业采购钢材,票据收款人为钢铁企业。
流程上,钢铁企业收到货款后,将提单交给银行,银行根据经销商存入货款的金额释放等值的提货单,直至银行承兑汇票敞口全部填满。在此产品项下,光大银行为其经销商的金融服务,可采取买方付息贴现、法人账户透支等形式。
陈学标表示:“该服务能够保证钢铁企业供应量和供应方稳定,用20%-30%的资金启动100%的业务,资金杠杆作用很明显。”
上述两个产品是光大银行钢铁企业产业链融资系列产品中的代表项目,产业链融资主要以新钢厂为依托,按照上下游供销市场需求,提供融资服务,以帮助钢企稳定供应链,降低财务成本。类似的产品还有原材料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钢材经销商信誉保证金融资等。
产能过剩调结构
受益于政府资金建筑业的持续复苏,整个钢材市场尤其是建筑用材需求出现回升。对于明年整个钢材市场的供求,陈学标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基本供大于求,就是薄利。但明年钢铁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会比今年低,尤其是中长期融资,因为用于原材料储备的资金比较大。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上升。”
针对钢铁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基本上按照“稳增长”的目标持续进行信贷投放。“明年总的信贷计划还在制定之中,有关钢铁行业的信贷额度将在计划制定之后作出分配。”宁咏表示。光大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基于上市的考虑,信贷目标相比于今年会增加。
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信贷规模如何调整?宁咏称,银行的重点是帮助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降低能耗,调整产品结构。
“总体来讲钢铁行业是产大于求相对过剩,但也有结构性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核心厂商上下游的拓展,帮助一些弱势产业比如焦炭产业进行融资。”宁咏说,其融资范围包括钢铁客户的管理链、资金链和供应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