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上了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在各方观点激烈碰撞的同时,我们发现:年轻人的就业倾向变了,几十年前,工厂还是年轻人的梦想汇集地。现如今,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似乎正在“远离工厂”。
行业呼吁多“眷顾”制造业
近年来,“招工难”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尤其是制造业领域,招工更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政府反复强调和呼吁,要振兴制造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但短期内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缓解。
在中央反复强调要振兴制造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要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却面临制造业严重“招工难”的问题,就不能不让人思考,如何才能增强制造业的吸引力,如何才能让年轻人向制造业转移,而不是撤离制造业。
人才缺口制造业亟待转型
传统制造业因枯燥乏味的生产流程线和落后的工作流程,让新时代年轻人避而远之,想爱却爱不起来。
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发展,更是加剧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曹德旺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当保安都不愿意从事制造业,长此以往,作为国之根本的制造业怎么办?其实,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制造业“招工难”不妨从自身找找原因,枯燥无味的生产流水线和“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劝退了一部分年轻人,相对而言,送外卖的时间相对自由,而且收入上限更高。
如何能让年轻人“投奔”制造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或许是一条“出路”。
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制造业的战略核心,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并引入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业装备等高科技的技术,将不会是难点。这也将是未来几年传统制造业的一项“必修课”。
数字化在给企业带来提质增效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制造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后,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从事简单、重复机械工作的劳动力而是能够运用数字化、AI、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政策鼓励制造业转型有序推进
当前,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有序推进中。“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列为重点工程,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短板和制约,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为此我国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
以天津市为例,推动数字赋能转型发展。深入实施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坚持应用引领,强化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场景;
实施数字经济“1+3”行动,发挥“津产发”产业智慧中枢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突出平台作用,新打造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标杆企业。
聚焦制造业促进经济发展
在浙江杭州开展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公开讲座上,复旦大学教授华民为近百名浙江企业家揭示了经济规律和互联网+等热点行业繁荣后的严峻现实,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在于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需要更多目光的关注。
在“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制造业想重新赢得市场,离不开政府的资源配置。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增加企业税后利润、激励投资。此外政府还可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企业成本降低后提高员工待遇,增加员工保障。只有这样,制造业才能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