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说青藏高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现场
可可西里这位“美丽少女”如何惊艳全世界?
可可西里,蒙语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语则是指“美丽的少女”。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角,它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可可西里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据介绍,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四项标准的一项或几项:
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可可西里申遗历程
海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康学林说,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可以适用于以上四项全部标准,但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决定最终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两条标准,以证明可可西里具备独立申报自然遗产的条件:
即顶级自然现象或者具有绝佳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和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很多,最有名的当属藏羚羊,它们是“可可西里的骄傲”。为保护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这里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是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种群的主要产犊地,维系着其至关重要的迁徙规律。本次提名的区域内包含一条从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迁徙路线,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迁徙路线中保护最好的路线。
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入选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它囊括了位于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面积的高山和草原系统,干燥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这里稀缺氧气和淡水,环境险恶,令人望而生畏,也因此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也是盗猎横行的“无法区”。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来说,他们要面临的不仅是生存的威胁,还有栖息地环境的恶化。乱采滥挖致使草场千疮百孔,直接破坏可可西里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
可可西里一望无垠,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美得让人惊叹。有人说,可可西里可能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艰难地维持着自然最原始的状态,这里可以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叹。
可可西里终于如愿通过申遗,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让世界认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深化对它的保护,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