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国家宝藏》之一:每逢战略必丢失,石鼓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容易啊!
《国家宝藏》国之重宝,每一件文物都成就了一段传奇,在第一期节目中,故宫博物院拿出了三件稀世珍宝,分别是《千里江山图》、“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
而其中最吸引小编眼球的是那其貌不扬的石鼓,这个刚刚被评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首位,经历比传国玉玺还传奇!它到底有何玄机,两千多年来它们又蕴藏着什么秘密呢?
从这一期开始,古建中国带你戏说《国家宝藏》中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本期我们就从“石鼓”开始说起。
介绍一下,这就是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石鼓,也被叫做猎碣、雍邑刻石、陈仓石鼓、岐阳石鼓,距今2000多年,在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于秦之旧地——陕西宝鸡的岐山北坡的荒郊被发现,共有十个。它们是花岗岩质地,每个直径约1米,重约一吨。石鼓外形相似,上狭下宽,形似鼓,因此得名石鼓。
石鼓的与众不同在于:石鼓不会说话,但刻在它上面的石鼓文,是一种失传的文字,它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符号,历经千年岁月,遭遇多重战争和人为损坏,依然屹立,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对于研究汉字的演进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鼓上的陕西话堪称汉字的“祖宗”
石鼓上最令人感兴趣的自然是“石鼓文”了。石鼓上面刻有先秦文字--石鼓文,相传李斯创造小篆时,就是参考了石鼓文。石鼓身上刻凿的文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史籀文”。它是我国文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被专家称为汉字的“祖宗”。
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后世人们因为能见到的史籀文仅在此石鼓之上,所以也有称它为石鼓文。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
石鼓在唐贞观时期被发现,但是它上面并无年代落款,也没有作者姓名,所书诗文简短,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因此至今都无法得知石鼓产生于何时,所作何用。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后人又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它是上承金文下接篆书的过渡标志。
唐代韩愈曾专门为其上书请求妥善保存,并著《石鼓歌》。在宝鸡流传着许多关于石鼓的传说,所以主持人张国立开玩笑的说,如果石鼓会说话一定说的是陕西话。
每逢战乱必丢失 盛世必重现
安史之乱:唐王朝在战火中风雨飘摇,在雍城躲避战祸的唐肃宗还曾责令官员将石鼓运到雍城城南,供驻扎的文武百官赏玩。后来,随着战乱逼近雍城,石鼓又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地方官吏终于查访到了石鼓的埋藏之处。当时还是国子学博士的韩愈闻讯上书,请求把石鼓搬到太学府,但直到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有关部门才采纳了韩愈的建议,石鼓被移到了凤翔文庙。石鼓重新出世,已是蚀迹斑斑,石鼓上的字迹残缺不全,引得无数名家学者为之慨叹。更可惜的是,由于一直被弃于荒野,其中一面石鼓“乍原”居然遗失。随着李唐王朝的坍塌,凤翔文庙在战火中被焚毁,庙内所藏的9面石鼓再次失踪。
靖康之难、抗金起义等:石鼓再次受到损坏,到了元代只剩余386个文字,还包括近一半的不可辨认的字。元大德四年(1300年),国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发现石鼓,便组织将石鼓迁往文庙大成门内保存,平安经历了元明清三代。
1931年:日军侵华,为了保护故宫博物院里的百万件国宝不被日寇洗劫,故宫人决定将一万三千箱文物南迁。梁家第一代故宫守护人梁廷炜辗转全国16年,将石鼓护送到南京。
1950年:石鼓被梁家后人运回了北京,现真品存放在故宫博物院中。如今,梁金生老先生作为梁家第五代故宫守护人继续守护着石鼓和故宫的其他文物
石鼓--国之重器意义于现在
石鼓是国之重器,被称为镇国之宝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从文物的角度来看,石鼓为“中华第一古物”,世称“石刻之祖”。二是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石鼓文是一种独特的汉字字体。三是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四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石鼓文为最早的诗歌作品之一。五是从珍奇的角度来看,石鼓为历代皇帝所钟爱。六是从流传的角度来看,石鼓的经历富于传奇色彩。
总而言之,“石鼓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独一无二的文物价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千年沧桑。它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的原因,亦正在此处。想我悠悠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沧桑,石鼓都被腐蚀了,但上面的文字永存,器可朽,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