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春节习俗需要文化传承 过年过的是信仰

   2024-06-06 147小编147小编520
核心提示:  即使是现在的春节仍然主要还是一个关于吃的仪式。正如文化学者朱大可所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春节确实是“食物摄取的狂欢仪
  即使是现在的春节仍然主要还是一个关于吃的仪式。正如文化学者朱大可所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春节确实是“食物摄取的狂欢仪式”。然而,如果把春节仅仅定性为吃的仪式或吃的狂欢,甚至把春节说成陋习,那是不准确的。因为在物质逐渐富有的今天,虽然春节的吃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种文化,但除了吃还有很重要的其他内涵——一种团圆文化。

中国之所以有春运,中国春运期间之所以一票难求,就是因为农民要春节团圆就得往家里赶。外国也有农民工,但外国没有春运一说,一是中西文化有差异,二是外国讲独立但不会破坏团圆。中国人家的观念太重,回家过年回家团圆,就成了中国春节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比较赞同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祁林副教授的观点,过年实际过的是信仰。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春节文化中的神鬼说道或者信仰越来越淡,这是必然的。还有,就是对公平正义的渴求越来越渴望。这都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在我看来,现在的春节仍是一种仪式,只是不全是吃的仪式,更是为了一种希望。
  春节不只是吃的狂欢,也不是物质的大消费大浪费,还有一种文化在其中,这才是春节的真正内涵。过年贴春联贴门神是文化,春节挂花灯放鞭炮是文化,至于穿新衣、吃好的、小孩子拿红包都有很深度的文化内涵。过去人们祈求的是祛病免灾风调雨顺,现在人们过年更祈求官员多为老百姓办好事,人民共享劳动成果。
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这是越来越多人所产生的越来越浓厚的感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年变了,还是过年的人变了?

  从表面看来,是年变了。以前,或者说多年前,很多人家的日子过得还不是很好,在平时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还处在一般甚至较低水平,而到了过年,人们可以吃上几顿好饭,可以穿上几件新衣服,孩子们可以放鞭炮,可以得到更多的零钱、糖果或其他礼物,物质满足几乎成了年味的主要来源,让年变得有吸引力,有意思,有盼头,有过头。

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较匮乏,过年期间扭扭秧歌、踩踩高跷、看看春晚、串串亲戚、打打牌都觉得挺乐呵,都会得到满足。而现在,社会在迅速发展,一天一个变化,很多人在平时就吃得好穿得靓,过年期间的好吃好喝好穿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就失了许多魅力,就让人少了很多盼头,年也就显得庸常了。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早已变得精彩,手机、网络、电视、电影、体育活动……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容易从年所提供的精神营养中得到满足。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过年的人变了。时代发展对年造成的淡化影响只是外因,年味变淡的内因则是人们对年失去了以往的那种虔诚与重视。现在,物质满足早已不是年的主要调味剂,年俗才是,而年俗为什么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庄重了?主要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疏远年俗,越来越怠慢年俗,越来越不把年俗当回事了。
你怎样对待年,年便怎样对待你。如果我们对年用心了,对年虔诚起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尊重年俗、守住老规矩,多给年俗添把火,那么,年就会回馈给我们更积极、更隆重、更有滋味、更有意思的状态。反之,就像很多网友所吐槽的,你对年不以为意,对年不用心,对年俗不屑一顾,对与年有关的活动不耐烦、不关注、不投入,整天就知道捧着手机上网、抢红包、刷朋友圈……你的年能有滋味吗?内因决定外因,要想让年变得有滋有味,得我们自己先对年变得有情有义。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