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庐县合村乡琅玕自然村村道一座廊桥桥顶突然发生垮塌。事发时,当地有村民在廊桥上乘凉避雨被压,导致8人死亡,3人受伤。
省市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群众,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和善后工作,并迅速查明原因,引以为戒。
当前正值夏伏,天气多变,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抓紧全面排查城乡特别是农村纳凉设施的安全,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经初步了解,发生廊桥桥顶垮塌的拱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约60米,宽约5米,桥面上廊桥为木质瓦片搭建,离桥面约3米高。
这座“渡造桥”始建于大约三四十年前,桥顶为2016年建造。
当地村民表示:
“每晚附近村民饭后都要来这里乘凉,事发当时,桥上的凉亭坍塌速度非常快,很多村民没有来得及逃脱才被卷入桥下。”
“事发时我刚刚走出去才50米,两分钟不到呀,当时有风有雨,忽然就看到那个桥顶塌了。恐怖啊,太恐怖了,就是一刹那的事情!”
此次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真给老祖宗丢人啊,看看人家泰顺的全木质廊桥,年年能遇到台风山洪可几百年了就是不塌。”
“我想说,别说美国了,即使在日本,相关责任人都要对遇难家属九十度鞠躬谢罪的。再看看我们,竟然说是因为老百姓安全意识差,这是帅锅给死者吗?”
“天气原因,主要怪风!”
“现在的豆腐工程,都是美丽乡村搞的花架子”
“涉世工程之人必须严查!绝不姑息。”
“豆腐渣工程,才两三年就跨了,必须揪出建筑施工方、承包方、当地安监局一并处理!”
“人没有吹走桥走了,这说明气象局领导说法不成立,直面问题所在吧,针对桥质量问题深入调查吧!”
“百年一遇的桥遇上千年一遇的天气就垮了!天气不好啊……不是人为的,人没错!”
五个字,总结网友的话,就是豆腐渣工程。
无论此次事件是不是因为豆腐渣工程,但在近一、二十年,豆腐渣工程确实屡见不鲜。
连霍高速河南新安段上跨天桥垮塌
耗资十八个亿的阳明滩大桥
湖南沱江大桥竣工前倒塌
古代为什么很少有豆腐渣工程?
人们也许会想,为什么现在会有豆腐渣工程呢?古代的人们也是这样愚弄百姓的吗?
在古代其实很少有豆腐渣工程,为什么呢?因为要杀头的!
古代的话,一般以宋明两朝为例。
宋朝,是以钦定的监察使去监督工程的预算、质量和进度。
而明朝,由于士人的贪污是跨党派的、所以皇帝派遣自己的太监去监督文官,由太监监督预算和质量。
实名制度
古代皇帝怕大臣们监工不利,更怕建筑工人掺假,就命令在每一砖每一瓦上刻上建筑者和监工的名字。
只要出了问题,就根据砖瓦上的名字抓住相关责任人,立刻斩首,绝不姑息。
明王朝强制推行的“质量追溯制”,在城墙的砖头上勒刻自己的姓名,其实就是一份对某处工程质量问题负责的责任人名单。
在南京内城南门的墙垛上,许多明代留下来的砖头都刻有铭文,其中有一块灰砖上刻着这样三行文字:“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张/窑匠卢立/造砖夫广福寺”。
长沙天心阁的古城墙也发现了一块勒刻着铭文的明代窑砖,铭文也是分为三行:“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司吏冷荣/□作匠王□人户刘高叔/洪武七年八月造”。(□表示字迹缺损)
每一处工程,都有制砖的窑匠、造砖夫与提供劳役的人户来承担建筑质量上的直接责任,并且监工的官吏(典史、司吏)也负有连带责任。
在明代,这些出了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严重者会被处死。
用枪扎墙
古代有些建筑材料是土,可以说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可就是这种材料,很多朝代也能把它变成永恒。
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修建人每修好一段墙体,监工便拿着枪去扎,只要监工用尽全身力气能扎进去超过一尺,那么建筑的人立刻被杀头;同时,如果监工没有尽力去扎,也会丢掉性命。
明人祝允明的《野记》记述了一则轶事:“太祖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壤,即筑筑者于垣中,斯金汤之固也。”
翻译过来:
明初修建南京城,为了使城墙更加坚固,用石灰、桐油、糯米汁制成的夹浆来浇灌墙体,朱元璋还时常亲自到工场监工。
城墙是分段包干的,老朱随便走到一处,叫人砸开夹浆检查,如果发现“稍杂泥壤”,立即就将这一段工程的监工、包工头、工匠通通捆起来,塞进墙垣的空隙处死。官吏与工匠不敢造次,将南京城修得固若金汤。
用钱找平
在古代,建筑没开建之前,有钱人就给你全款,不过有一个规定,要求建筑用的砖块磨平,两块砖之间不能有缝隙,如果有,怎么办?
用给你的钱往里塞,什么时候找平了什么时候算完,剩下的钱才是你的工资,这么算来,想多赚钱,就得多花心思。
行业自治监督
在传统社会,促使工匠不敢以次充好的力量,由行会执行的行业自治监督也非常重要。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石匠、铁匠、砖匠等行业都各自出现了行会组织,与建筑业有关的工匠行会有时候也叫做“鲁班会”。
这些行会组织具有向本行业工匠提供精神认同(比如鲁班会的工匠通过共同祭祀鲁班,以此强化同仁对共同体的认同)、利益表达(比如向东家提出加薪要求)、秩序维持(比如制订本行业的行规、调解工匠之间的纠纷)等功能。
出于对行业声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性考虑,行会也会对工匠的产品质量提出“行业标准”,这也是传统社会自治本能的体现。
清光绪年间,某地泥作匠行业订立行规,其中有一条即规定:“泥墙须包三年,如三年内倒塌者,归泥匠赔修”。当地加入本行会的所有泥作匠,均须遵守这一条款。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当一名古代的工匠参与修建某处工程的时候,是受很多因素管束的。在古代造假成本太高了,所以,古代“豆腐渣”工程出现的几率很低。
古人的设计水平及材料,远远不能跟今日相比,他们却能在那样落后的条件下,造出能屹立几百年、上千年的建筑。
也许不是技术,不是设备,也不是材料,而是做事的人心怀着敬畏,对权势,对老天爷,对生命,对世代相传的手艺......
以古为鉴,现代建筑为何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出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错了?为何那些优良传统就消失了呢?是不是今人都应验了那句人心不古呢?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