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国家宝藏之《上阳台帖》,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

   2024-06-05 147小编147小编760
核心提示: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一期中,由故宫博物馆展示的一件国宝:《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一期中,由故宫博物馆展示的一件国宝:《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李白(701-762年),唐李隆基时期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共流传下来计歌九百多首,大家都知道他的诗,却不知道李白字也是有相当的造诣。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李白和杜甫、高适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三月,结伴登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

  此帖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全文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款署“太白”二字,加上后人的题跋,长约3米。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上阳台帖》其书极类其诗,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

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宋徽宗赵佶帖后跋文曰:“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元代张晏跋曰:“谪仙(李白)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此贴之书风与初唐四大家欧、虞、褚之风格有异,正如黄庭坚所言,元代郑杓曾评论过唐代之书法,并将李白与其他名家并列比较,说:"欧、虞、褚深得书理,信本伤于劲利,伯施过于纯熟,登善少开阖之势。……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见《衍极》卷下之《古学篇》)。显然,元人亦认为李白书不遵法度,与唐代举世崇法不类,可见李白并未像天下士子那样追随王羲之、褚遂良,而不拘章法,但神态放逸,飞舞自得,而能得书法之神妙。明初宋濂跋米南宫贴时所论:"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之龙。"(《宋学士文集》卷四五)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诗仙”和“诗圣”的伟大相遇

  《国家宝藏》中,《上阳台帖》用杜甫的酒后回忆,重现了三个场景。

场景一:李白、杜甫和高适到阳台观拜访司马承祯三人得知司马承祯早已仙去,李白有感而发写下《上阳台帖》。而“神游”的杜甫,此番是为“劝阻”李白,不要再回长安,潜心江湖,做一个江湖侠士。可是,李白向往成为“大鹏”。这里最让隐娘感动的,就是真实再现了杜甫和李白的相遇,真实再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情感。“神游”的杜甫,已知李白的结局,却怀着一颗凄然之心,劝阻李白,不要涉险,令人感动。最关心李白的,是杜甫。

场景二:杜甫在李白投奔永王李璘路上重遇李白兴致勃勃要去投奔永王李璘,神游中的杜甫,知道李白“祸从此起”,拉着李白,硬是不让他去。他懂他的壮志难酬,从内心爱惜李白的才华,不愿他去涉险。杜甫对李白前路充满了担忧,“上阵的人千千万,不差你个李太白”,……可杜甫也知道,自己劝不住他,他是那样一个大鹏,渴望展翅。最懂李白的,是杜甫。

场景三:弥留之际的李白,与杜甫再次相遇李白弥留之际,志向未伸,结局凄惨,杜甫为李白的即将谢世而悲伤,没有人比他更珍惜李白,正如他的诗中所说:世从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将要逝去,杜甫说:你永远是盛唐那轮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以明月喻李白,果然,最懂李白的,最珍惜李白的,是杜甫。

可以说,它记录了“诗仙”和“诗圣”的那一场伟大的相遇。当浪漫的李白和悲悯的杜甫相遇,让人欣慰感动。当潇洒的李白,悲悯的杜甫重现在眼前时,隐娘热泪盈眶。“诗仙”“诗圣”早已远去,留给世人的是那绝世的诗篇,和他们壮丽的传说。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场相遇,发生在他们之间。

  《如果没有李白》

  《国家宝藏》中,濮存昕、翟天临精彩演绎《如果没有李白》,并担任国宝“李白《上阳帖》”的守护人。

  如果没有李白,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悉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千百年来,蜀人以李白为蜀产,陇西人以为陇西产,山东人以为山东产。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后千百年,慕而争者无数。是故,无处不是其生之地,无时不是其生之年,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

  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李白!幸甚至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李白!你是谪仙人,你是明月魂!

  李白,这一位伟大的诗人,已经化成了一种基因,和每个华人的血脉一起流淌。哪怕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国人,哪怕他半点都不喜欢诗歌,也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看《国家宝藏》,当节目里问出:“千百年后,还有人记得壮志难酬的李太白吗?”,触动了很多观者的心,那么小编也想问大家,你记得李白吗?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呢?可在下方留言。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