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份,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台儿庄,以各种形式纪念1938年那场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久而久之,台儿庄也就成为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历史情思的重要平台与纽带。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的台儿庄故地,在共同缅怀民族英烈的同时,探寻当地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
博物馆再现漕运繁荣
商无水不兴,城无水不旺。台儿庄就曾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古城。沿运河往来的商船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使台儿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从史料和古城现存的53处遗址来看,中国传统的晋派、徽派、闽南派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就都曾聚集于此。
如何完整呈现当年的繁荣场景,对于保护古城文化显然十分重要。台儿庄古城设立了漕运度量衡展览馆、票号文化展馆、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等数十处展馆,便于人们全方位、多层次感知古城曾经的繁荣。
比如唐人街上,商铺前的招牌和商标旗帜往往是最显眼的“中国标志”与文化符号。台儿庄古城的“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则通过招幌牌匾搜集、整理、展出,集中呈现了运河沿线的中国传统商业广告与商标文化,还原了中国招幌随华侨华人走出国门前的样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台儿庄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南北文化相接、沿海与内陆文化交汇之处,是一个文化元素非常多样的地方。因此,相比于把这些反映古城生活内容的剪影放在一个篮子里,分门别类地按主题还原这些文化元素显然更合适。”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弹痕墙记录抗战精神
事实上,真正让这座古城家喻户晓的,还是1938年那场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尽管当年激烈的巷战让古城本身遭到很大破坏,但中国军民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者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自此以后,台儿庄便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抗战精神也深深地融入了台儿庄的文化之中。
在台儿庄运河街市景区的东部,有几处老旧的房屋。乍看上去虽不显眼,但房屋外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却被保护至今,忠实地记录了当年战斗的惨烈。这些被保护起来的弹孔墙不仅是无声的“历史见证者”,更是中国军民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运河文化的多元性与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背景,如今修缮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也成为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的重要去处,特别是在海峡两岸人员交流方面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台儿庄有世界华侨华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联系海外华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当地还将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出海”活动,积极赴美国、韩国、东南亚各地传播古城文化。
谋发展注重保护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交通运输手段的丰富,现代经济中运河漕运的优势已经明显下降,因此台儿庄地区要想发展好自身经济,就必须依靠新的“比较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当地积极采取重修古城、增加海峡两岸人文交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积极盘活台儿庄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促进当地就业增收。数据显示,重修后的台儿庄古城2016年接待游客5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2亿元;2017年元宵节当天,中外游客数量更是达到了10.1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
旅游经济交出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既离不开台儿庄独特的历史文化,又与当地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的努力密不可分。在台儿庄东侧的陶沟河湿地,水网纵横交错,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令人心旷神怡。据湿地负责人柴学军介绍,陶沟河湿地是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其中原生态水域13延长公里,整个湿地面积10平方公里。“上游的原生态水域是绝不许开发的;水域中游是体验区,将修建栈道,供游人观赏水鸟、植被;下游与运河湿地接壤部分作为涵养区,将进一步净化水域,退耕还湿。”柴学军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