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收藏品鉴:怎样才是真正的追随名家

   2024-06-04 147小编147小编410
核心提示:  多年来,古典家具拍卖的名家专场一个接一个,都业绩骄人,人们对名家竞相追逐、津津乐道。例如王世襄藏品的专场,永远有那么

  多年来,古典家具拍卖的名家专场一个接一个,都业绩骄人,人们对名家竞相追逐、津津乐道。例如王世襄藏品的专场,永远有那么多人追捧、追随、追问,评头论足。可在热闹的背后,又似乎永远站着一个人,那就是身影寂寥的王世襄。他的知音,真实的又有几个?

  名家情结,或也可说是无知者无畏。人们追寻的不知是真正的名家精神,还是环绕在名家身边的物质丰赡和商业价值?
曾有记者问王世襄:“有人说,本世纪可能还出大学问家钱钟书,但是王世襄恐怕出不来了。”先生答:“我认为这种说法实在有点不伦不类。钱钟书先生的学问,我连一根汗毛都比不了,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是啊,真的是“不伦不类”。人们关注的是王世襄的博学和博物,那么有名气,知道那么多事,认识那么多人,碰过那么多好东西,还藏了那么多好东西——这事业,不比“钱钟书之流”干巴巴的文字上的学问强多了吗?也无怪乎种种臆想的判断和无谓的流言充斥街头巷尾。
人们理解精神的事,似乎要么全不理会,把其与物质对立,只认作物质的附庸,要么就把精神理解成某种道德上的强迫。在人们眼里,孔子的“伟大”,不在其如何而有《论语》,而在于他有弟子三千,周游列国赚得名气,乃至于创立“儒家学说”名垂青史。而《论语》只不过是一本书,一个如今被尊为圣人的人说的一些话而已,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孔子曾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说这么多话,并不是要与人争什么,也不是要显示自己的博学和雄辩,只是要把“道”介绍给大家啊。《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对子贡说,你是不是认为我是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然后把他们都背下来了?子贡答,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其实从头到尾只有一颗心——“吾道一以贯之”。
  名家是一以贯之的,世人多错综复杂。由于心中没有彻底无惑的人生知解,所以人们的生活其实只是不断成为一己心态和心念的奴仆。
终究而言,没有哲学情怀不可能真正理解文化,而不关心人生问题,也绝然不会有真的哲学情怀。一切都是源于对生命的思考,在这里衍生出东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精神互通,才谈得上对名家的理解和追随。
  王世襄先生博雅高逸,这乃至从他行文的遣词用句中都可以有完全了然的心契,而并不是非要拥有一两件与他相关的东西,见了他本人,才算是能理解王世襄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的精神内在,并非矫揉造作能塑造出来的,它不是我们的服装和发型,而是真诚求知、尘去光显之过程的自然呈现。别的东西或许可以装,唯精神内在,是装不来的,你要装尽管装,但只这一装,就已脱离了精神品质。
  中国传统学问,可说核心即是《大学》所言之“正心诚意”,或许这种谦卑自牧的“正心诚意”才是对名家的真正追随。所以,最后且用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之“四句教”作为本文结语,也期受教于海内高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