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一诗中,所写的前四句,描述的是“精卫填海”和“刑天争位”的神话故事。陶渊明用这个神话故事,表明“失败了也不能服输,无论如何都要争口气”。
其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两句诗,尤为出名。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刑天所舞的“干戚”是什么兵器?
先来看看刑天的故事。
《山海经》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一般翻译是这样:刑天和黄帝到这里争夺神位,结果刑天被天帝斩首,葬在了常羊山。但是刑天并没有彻底死掉,他以双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手拿着干戚,继续舞动(继续与战斗)。
这个神话很有名,唐代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中也有提到:天山有兽,名刑天。黄帝时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曰:“吾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而舞不止。
后人在画“刑天舞干戚”时,刑天手中出现的东西并不一致,有的是戈和盾;有的是斧和盾;甚至还有拿着其他武器的。
那么,干戚到底是什么呢?
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说:干,盾;戚,斧也。这么看来,干戚就是盾和大斧。
干的初义是指“单”或者“鼍”。鼍是扬子鳄,这就说明,以盾为干,极可能是以鳄鱼皮蒙在盾上,用以防身,有点“借鳄护身”的意思,或者说图腾崇拜。
商代以前,“干”的顶部要有一些装饰,比如鸟羽之类,和普通的盾不一样,这一点在甲骨文“干”中,看的很明显。
至于戚,也不是普通的斧头。早在史前,人们打猎时就发现,石斧在对付猎物时,简单粗暴,效果明显。
为了加大威力,人们还制造出了两面带刃的斧头,或者更大更锋利的斧头,称为钺。当人们见识到斧钺的威力时,崇拜逐渐出现,于是又出现了刃上带齿刺的斧,称为戚。不过,戚一般比斧钺小巧精致。
简单来说,斧大为钺,有齿为戚。
总之,在先秦许多典籍中,都有提到“干舞”“戚舞”“干戚武舞”等词。干戚原本是战争所用的兵器,后来逐渐转为礼器,用于宗教巫舞,以预测战争是否胜利或者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