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并称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三大“鬼节”。从山西旧志的记载看,尤以清明节为最重。一是最为普遍,无县不过节;二是最为隆重,无县不上坟(后两节在平遥等县仅是家祭、路祭)。
看旧志记载,古人的清明节过得让现代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上坟)的凄凄惨惨,又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的悠悠闲闲,更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放风筝、荡秋千)的热热闹闹。感觉与另外两个鬼节的萧杀、肃穆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其实,清明最开始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农耕节气,既不管哭,也不管闹,只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所以演变成又哭又闹的清明节,还得说到两个已经消失的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
上巳节
上巳节“祓禊”
上巳节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早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就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男女老幼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所谓“禊”,即“洁”,“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清除不祥的仪式。官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一职来主持。
先秦时期的上巳节,还有一项祭祀内容,就是招魂避邪。当时认为柳枝有驱邪功能,所以这一天人们会编柳圈或者折柳枝带在身上。
汉代以后,上巳节的祭祀内容消失了,变成了纯粹的游玩活动。
到了宋代,理学盛行,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这样大型的群体性露天混浴显然格格不入,上巳风俗渐渐衰微。
上巳节的消失,在山西旧志中有所反映。有的明确说此为古代节日。乾隆《潞安府志》载:“三月三日,俗以此日为祓除,殊失上巳故典。”民国《翼城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
有的虽然没有明说,但语焉不详。民国《阳高县志》载:“三月三日,上巳节。”康熙《汾阳县志》载:“三月初三,为‘上巳日’。”相比于志书对其他岁时节令的铺陈,上巳节已经不再流行,当可想见。
上巳节曲水流觞
但一些旧志记载也反映出,上巳节的修禊踏青、曲水流觞等内容,直到民国时期还在少数文人雅士中仿行。民国《灵石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迄今文人学士犹有行之者。”民国《临晋县志》载:“三月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临俗,惟文人学士或于此日载酒吟诗。”康熙《猗氏县志》载:“上巳,士人踏青,惟涑水桥西河堤最盛。”
上巳节插柳
而对普通百姓来说,特别是在吕梁、临汾、长治等地区,上巳节的插柳习俗虽然沿袭下来,但已从最初的招魂避邪演绎为更现实的驱虫、避蝎。康熙《永宁州志》载:“三月三日上巳,以背柳梢作圈插壁,避蝎。”雍正《石楼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上巳,取柳条作圈避蝎。”民国《浮山县志》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取柳条作圈,辟蝎。”
寒食节
寒食节发源于山西,一度盛行于北方。传说是与2600多年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的一个疏忽有关。
割股奉君
重耳年轻时,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一次饥饿难耐时,随从的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肉汤,才使重耳恢复了精神。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
介子推与母亲
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便携同老母隐居到绵山。重耳遍寻不着,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宁死不出。后来在他死去的柳树洞里,发现他留下的劝重耳勤政廉政的一首诗,上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后人感其大义,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禁火一月,只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正是北方一年当中最冷也最难熬的日子。禁火的初衷是要致敬前贤,见贤思齐。但长达一个月不许举火,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康熙《解州志》、康熙《汾阳县志》、乾隆《潞安府志》、嘉庆《长子县志》、光绪《屯留县志》、民国《马邑县志》等志记载:“断火一月,老幼不能堪”,“岁多死者”。东汉时,并州刺史周举移风易俗,将寒食压缩为三天。康熙《汾阳县志》载:“寒食节……禁火三日,谓‘禁烟节’。”三国时候,曹操下令完全禁止寒食。没有了寒食,可以说是抽掉了“致敬介子推”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核,寒食节也就慢慢演变为一个祭祖的日子。
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融合
寒食节是冬至后第105天,俗称“百五日”;清明节,是寒食节后的第二天。上巳节经常与这两个节日相携而至。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的漫长演变,到明清时候,寒食节、上巳节虽然名称还在,但实际上已经合并到清明节了。
在一些旧志中,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的融合。
雍正《定襄县志》载:“三月。‘寒食’,不举火,祭祖先于墓。”光绪《荣河县志》、民国《万泉县志》载:“清明节,蒸面作大兜鍪状,俗名子推,持以祭墓。”
嘉庆《介休县志》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
光绪《岢岚州志》载:“清明节……前三日,不举烟火,各备冷食,以遵‘寒食’古风。”
民国《翼城县志》载:“清明……东山乡俗,家家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日切薄块灌汤而食之,盖取禁火寒食之意。”“三月初三日,为‘上巳’……西北诸乡,以是日迎洁侯介之推于小绵山,会场颇盛,士女观者络绎不绝。”
民国《马邑县志》载:“是日……有蒸面为燕,折新柳枝插之,曰‘寒食燕’。”
捏“寒食燕”(亦称“子推燕”)
民国《灵石县志》载:“三月清明前,东乡村庄相沿冷食三日,不举火,约禁颇严,感介神也,名曰‘寒食’。”
在旧志中,还有大量的关于寒食节的误记,也可以看出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的杂糅痕迹。如:
有的把“上巳节”说成“寒食节”。雍正《朔州志》、光绪《怀仁县新志》载:“三月三日,一名‘蟠桃节’……一名‘寒食节’。”
有的把“寒食节”与“清明节”混为一谈。民国《马邑县志》载:“去冬至一百五日,为寒食,又谓之‘百五节’,即‘清明’是也。”民国《翼城县志》称:“清明节,一名寒食节。”
有的把寒食节提前了一天,说成是清明节前二日。康熙《临晋县志》、康熙《解州志》、光绪《榆社县志》都称:“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
有的说寒食节、清明节连续两天都要隆重上坟、祭拜,也不合情理,显然有误。民国《新绛县志》称:“县城及县城附近各村,每岁清明及阴历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皆祭于墓田,其余惟清明节拜墓一次。”又称:“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沿门插柳,均食寒面。纸钱、肴榼,聚族墓祭,且加封焉。”民国《临县志》载:“寒食、清明、中元、冬至,家家登坟祭扫,间有置酒食聚族共饮者。”
以上种种误记、混淆,也是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杂糅融合的文献佐证。
清明节也有官府的事——祭厉坛
明清时期山西的各郡邑厉坛,大多位于府州县城的北门外
清明节里的扫墓上坟,是民间的祭祖活动。但清明这天,官府也要对客死他乡的无名氏或者没有后代的亡人,进行统一祭祀、供享。地点就在厉坛。设在府州的叫郡厉坛,设在县的叫邑厉坛。厉坛祭祀制是国家的统一制度,是奉皇帝的圣旨、礼部的公文举行的,所以在山西的省府州县志中的“坛庙”“祀典”等内容中都有记载。仪式大同小异,但都极为隆重。府州县官亲自主祭,一跪三叩首,并迎奉城隍神位到场监祭。祭品祭物与祭社稷坛相同。顺治《浑源州志》、雍正《朔平府志》、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光绪《天镇县志》、光绪《长子县志》等志书,对祭礼、祭物作了详细记录,有的还原文照录了《告城隍文》。
清明节这天,女人们过得比较纠结。既要负责哭,还要和儿童一起负责嗨。先说哭。在山西旧志中,从晋北的乾隆《大同府志》、道光《大同县志》,到晋中的光绪《平遥县志》,再到晋南的民国《翼城县志》,都有“男祭不必哭,女祭哭者极多”“妇女夜哭于门外”的记载。
再说嗨。清明节的两个娱乐项目——荡秋千、放纸鸢(风筝),是妇女儿童的专属定制。这在山西旧志中俯拾即是。康熙《临晋县志》载:“树秋千架,妇女竞相推引,嬉笑为乐。”光绪《榆社县志》载:“妇女置秋千相戏,儿童放纸鸢,谓之‘风筝’。”光绪《平定直隶州志》载:“妇女作秋千戏,剪缯成花片,串红花子为饰。”民国《浮山县志》载:“是日,妇女……架秋千为戏,小儿放纸鸢。”光绪《荣河县志》载:“妇女作秋千之戏。”民国《安泽县志》载:“是日,妇女儿童作秋千之戏。”泽州太守朱鹿田甚至赋诗:“摆街女踏秋千镫,上冢人簪杨柳符。”(雍正《泽州府志》)
清明节的忌讳
有的地方忌焚纸钱。雍正《沁源县志》载:“清明节,拜扫墓,挂纸钱于冢上不焚,禁火故也。前后禁火三日,禁甚严。俗传介之推焚身忌辰,不则有雹灾。”乾隆《崞县志》载:“清明,祭扫先茔,墓上添土,或挂纸钱于其上,遵禁火也。”
有的地方忌针线。清明节期间妇女停止针线活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张籍《吴楚歌词》曰:“庭前春鸟啄林鸣,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同样的记载,也见于山西晋南、晋东南地区的旧志。康熙《解州志》载:“清明……停女红,即有作者,曰能令目盲。”康熙《临晋县志》载:“是日,妇女不作生活,曰‘青盲日’。”光绪《翼城县志》、民国《浮山县志》载:“是日,妇女不理针黹。”这天,妇女不动针线,动了就会目盲,对此连修志者都不信,直陈为“偷闲者之伪说也”。
乐俑
有的地方忌上坟。见于旧志的清明节忌上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清明当天不去坟地。道光《赵城县志》载:“清明不拜墓,俗言乐户以是日祀祖先,故避之。”赵城,今属洪洞县。乐户是中国历史上以音乐歌舞专业活动为业的贱民,乐户制度从北魏一直延续至清代。赵城的百姓不在清明节上坟,不知是怕沾上乐户的晦气,还是怕被误认为乐户。另一种忌上坟是女子不去坟地。光绪《平遥县志》载:清明日,妇女不去坟地,而是“戴红花子结,夜哭于门外”。
民国《襄陵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结伴诣龙斗峪华神庙焚香,至则献一雄鸡,以针刺鸡冠滴血以祀之,亦荐毛血之义也。俗称‘千鸡会’。”襄陵,今属襄汾县。在襄汾县的姑射山中的黄崖村等村庄,至今保持着清明节到山上或者村里的华佗庙祭祀华陀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