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的古圣先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使命,依托儒、释、道文化根基,建立了一套多元的修身处事、治宗理族、从政掌国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本文希望从“齐家”的角度出发,借古人的宗族治理之法,对当代的家族传承和治理有所启示。
古时,为实现源自宗姓的生存、繁衍、传承和发展,在地方上渐渐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的家族群聚的社会单元—宗族。当时各个宗族规模大小不一,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人乃至千人。
如何对族群实施有效管理,实现宗族有序传承乃至发扬光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古人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逐步建立了包括祠堂、宗谱、宗训、族学、族长、族产六要素为一体的科学管理系统,这就是宗族治理。
祠堂
祠堂是宗族祭祀礼拜、商讨处理重大事务的场所。宗族将祖先牌位、历代宗史、先贤事迹、族谱家训陈列于此,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祠堂会定期组织各类宗族会议和祭祀礼仪活动,凡有资格的族人都必须参加。
祠堂内的财产高于一切,《项氏家训·毋做非为》即规定,凡遇变故或灾害,族人须先抢救祠堂内神主和宗谱等宗族财物,随后方可抢救私人家庭财产,可见祠堂对于宗族的意义非同一般。
宗族之所以如此重视祠堂,一则,由于古人敬宗念祖的思想深厚,祠堂作为历代先祖的灵魂栖息之地,是宗族文化、家族精神的物化载体。修建且精心养护祠堂,可以积极向族人传递孝、悌观念,倡导凡事当以宗族基业为重,不可因私利影响宗族整体,这在某种程度也预防后代子孙因小家谋私,导致分家分产和宗族败落。
二则,古人非常重视德行的修养,在祠堂举办祭礼活动,号召族人常怀对先祖的崇奉之情,感念祖辈创业抚育之恩,倡导后代以先辈为榜样,效仿和学习先贤的优异品德和奋进行迹,为光大宗族而效力。同时还可强化同宗同族的信念,增强全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号召人人当为家族的昌盛立志立德、贡献力量。
第三,宗族商讨处理重大事务,族长调解族内纠纷争端也通常在祠堂进行,此举有利于借助祠堂庄重、严肃的威慑力,令决策者以敬畏之心做出公正且令人信服的决断,也可使纠纷双方以宗族基业为重,做出让步,达成和解。
宗谱
宗谱又称家谱、房谱,它是把宗族姓氏本源和先祖功绩典故等各类信息记录下来以供后代拜阅和查看的谱牒。
撰修宗谱在古代是长期存在且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因为古人认为子孙后代如果连自己的本源所归都忘记了,则很难肩负起宗族繁衍和光大的重任,宗族自然也很难持续发展和兴盛下去。因此,族内上下都非常重视宗谱,往往会举全族之力进行撰修,通常要五年进行一次刊印,三十年进行一次大修。
撰修完成后分别交由多个房支保管且不得由异姓人观看,甚至同姓不同宗之人亦不可以,以此保证宗谱的私密性、神圣性和严肃性。
那么宗谱作为一项宗族治理的重要工具,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呢?
这首先表现在追本溯源上,宗族一旦迭代繁衍,开枝散叶,往往会形成族大难收、同族难认的现象,客观上也造就了各自为营、宗族分散的局面,编制族谱实现了子孙明晰世系传承、族群团结以及资源汇总的功能。
其次,宗谱是宗族治理、奖惩和教育管理抓手,宗谱通常会规定非常严格的收入标准和等级原则。浙江永嘉的《林氏宗谱》明确规定,宗谱的第一等收入者为品学兼优之人;第二等为学行次之,但有官爵者;三等为虽无学识无官爵,但有特长,值得学习之人;第四等为平庸无过错者(只能将名字列入宗谱);违反国法家规和律理纲常的族人则被严格排除在外,更无法得到宗族的各项资源支持。
宗族将宗谱作为一项评价体系,以此培养后辈的德性、使命和志向,鼓励他们敬祖尊圣、摒恶扬善、奋发拼搏,从而起到教化子孙、传承家风、提升宗族社会声望的作用。
宗训
古时人们认为一个宗族能够成为士族(贵族),往往不在于这个家族当时产生了多少位达官显贵,而在于这个宗族是否享有世代相传的优良德行和家风。因为达官显贵可能会由于某种机缘容易得到,但是为世人称扬的家风传统,没有数代族人的严奉遵行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历朝历代几乎每个宗族都会制定独具特色的族规和家训,先辈们将自己从历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感悟、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求学、修身、处事、持家、经商、为政之道,形成律文、约束和规范,供族人借鉴、学习、严格遵守。后来宗训则逐渐演变成了宗族的精神核心,成为宗族内部治理的“基本法”和族人行事的规范准则。
为了做好规训教育,宗族在子弟幼年时即有长者向他们讲解“可为”和“不可为”的道理,目的则在于引导后代子弟统一思想、树立品德、光大门楣。此外,每逢宗族祭祀、聚会,族长也会亲自宣导和讲解宗训,要求族中子弟集体诵读,以达到教导、监督子弟的目的,为宗族培育栋梁之才。
族学
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族学成为宗族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原因一方面是宗族希望子弟能通过读书步入仕途、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读书可以培养品德、陶冶情操,即使未来无法成才但亦不会为恶社会。因此古有“宁减积粟千钟,也要拥书万卷”一说。
《项氏家训》中就有规定,宗族设立学田,须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教学。宗族子弟若生于贫苦之家,须在13岁以后,若生于富裕之家,须在20岁以后,方可视读书情况确定科举还是务农;族中子弟如果不读经典,不识规训便没有进入宗祠祭祀的资格。
宗族重视族学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修建族塾。宗族认为族外的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于子弟的族塾启蒙教育更为重要。宗族通常会花费重金聘请“敦厚博学之士”作为塾师,要求“德才兼备、德居首位”。
在聘请塾师时,宗族会将自身的教育精神、培育要求和标准与塾师沟通,如果塾师能够领会方可聘请。聘请后,族中长者会去族塾亲自检验,如果没有真正贯彻宗族精神,就会将其解聘。
还有的宗族会将族塾与祠堂和藏书楼修建在一起,让子弟对先祖敬畏之心下,攻读圣贤之书。由此可见,古代许多宗族能够绵延数代而屹立不倒,人才辈出确有其道理。
族长
要实现宗族的基业长青,作为族群的领路人,族长的推选同样至为关键。中国古代最为讲究长幼有序。嫡庶出身,大多会遵循“立嫡为长”的原则。但也有部分宗族较为开明,崇尚“立贤不立长”,他们认为族长是全族的灵魂人物,是宗族外交内治的全权代表,直接关系到宗族未来的整体命运,因此族长的推选应“不论尊卑少长,只要品行高洁,有真才实学、有能力治理一族事宜即可胜任”。
宗族除推选族长之外,还要选出族正、族副、司礼、礼生、管仓、管库、账房等职位,其架构与当前的家族理事会颇为类似,各个司职均是族中推选的德才兼备之人,他们会与族长组成一个领导团队,负责宗族的管理和运营。这种管理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嫡为长而长无能”的缺陷。
族产
维持宗族的长久治理需要有充盈的财富和资源作为支撑,宗族通常会设立族产,族产是整个宗族的产业,为归属宗族的共同财产。
族产的来源各异且类型繁多,来源上通常包括:官府奉赐、族人捐赠、众存产业、地租受益等,种类上既包含祭田、学田、义田等田产,也包含山林、水域、房宇、金钱、用具等其他财物。
其中,祭田是宗族用以维持祭祀的土地;学田是宗族用以支持族人读书科举的土地;义田则主要用于抚恤族中孤寡贫苦,救助因灾病遇到困难的族人。
在族产的经营管理上,宗族讲求“公平、公正、公开”,一般采用各房支轮流管理的办法,具体则由宗族总祠选派一位代表与该房支选派的代表共同经营。宗族会制定严格的惩戒措施,防止族人在管理过程中徇私舞弊、盗卖侵渔。宗族也会将族产定期刊刻入宗谱,把族产的种类、数量等明细向族人公开,接受全体族人的监督。
宗族治理是古人在数代人传承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智慧结晶,对于当前的家族传承确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第一、注重培养族人的全局观念,突出血脉亲缘和宗族团结,倡导族人奋发图强,以光大宗族为使命,弱化自私自利的思想。
第二、坚持超长期主义,注重宗族代际间的和谐、传承与发展,倡导为国家和宗族拼搏奉献,强化文化精神层面的修养,抵制短期名闻利养的追求。
第三、重视教育,特别是子弟的启蒙教育和成年后的实时教育,注重培养子弟优秀的品格,而不是一项具体知识或者技能。
第四、建立系统的治理架构,组建有能力、信服力的管理团队,合理运用工具保护族产安全,在族产管理和分配上做到公开、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