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中造,把木放在土上”是汉代高层建筑的总体特征。这是由汉代高层建筑的建造技术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所用的材料大多是泥土和木头的混合物,汉代的高台建筑也是如此。夯土堆的混合建筑形式,土坯或砖墙、木结构成为汉代高层建筑的典型特征。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这一技术。
1.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法”:以质量和规划实现“高”
“高台基”的建造是汉代高台建筑建造的第一阶段。也是确定台基上木构建筑规模和形制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最初建设“高台基地”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建筑的大致轮廓。为此,汉代的台基建设可谓“疲于奔命”。从最初的夯土台基施工到整个建筑的各个施工环节的完成,无不彰显着充满智慧的创造精神。
汉代重视地基的建设,最初的夯土台基决定了整体建筑的高度和气势。在选定高台建筑的地点后,按照规划的高台建筑整体造型,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约1-2米的坑。然后在坑上填土夯实,形成夯土台基。李杰在《营造工法》中对夯土建筑技术的描述是:建设系统的基础每平方一尺,用土两盘三色堇,夹层用碎砖石也两盘三色堇,每布土厚五寸,先打六杵,时间打了四杵,时间打了两杵。汉代夯土台基一般高出地面5—6米,为一些大型塔式宫殿建筑。高度可达11-12米左右。
汉代高台基座不仅增加了建筑的整体高度,而且具有实用功能。这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居住使用。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夯土台基上,按照原建筑设计,所需的房间和墙壁应逐层开挖。并对地下柱窝和排水排污管道设施进行开挖。另外,对于夯土台基的缺点,需要用土坯进行修补。或在表面用砖加固和装饰。这样,高台建筑才有了坚实稳定的“高度”。
2.夯壁壁柱施工中的“减法”:高层建筑的“骨架”施工
汉代高台建筑的墙体和壁柱都是在整个夯土台基上做“减法”而成。夯土台基是高台建筑的主体,建筑的房墙从夯土台基的表面自上而下挖出,然后在挖出的夯土墙上设置壁柱。汉代高台建筑的壁柱横截面为方形,从三面嵌入夯土墙中。
夯土台基是汉代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可以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用“减法”搭建起高楼的墙体和壁柱,犹如高楼的“骨架”。有效地促进了夯土建筑的完美融合,夯土平台上的附属建筑和木构件建筑,使其形成稳定的整体建筑结构。
3.木架的“宫殿”:大下小上的“向内”
夯土墙上的壁柱安放好后,就可以开始夯土平台周围木构架体系的施工,也是建筑中房屋部分木构架体系施工的核心。夯土层上房屋木构架体系的梁、柱应与夯土旁的壁柱相结合。墙体形成稳定的木构架,增强了高层建筑的整体性。
木构架是汉代高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台基座上建筑的核心。从梁、柱、门窗到屋顶,木质结构尽显其独舞的优势。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相应地,榫卯、斗拱等木构件承托结构也被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于此。这一时期,高台建筑逐渐使用铁钉、铜建筑构件等金属构件。
高层木构件承托结构,使汉代高层建筑在夯土台基上成为一座“木构宫殿”,呈现出“下面大上面小”的整体形态特征。同时,不断“向内”的高层建筑模式推动了汉代多层建筑的盛行。
4.高亭多层建筑
汉代不仅有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单层木构建筑,也有大量规模较大、相对较小的多层木结构建筑。在汉代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陶制建筑,即所谓的陶制“水榭”。最能展现汉代这种高台建筑的建筑艺术。在汉代,这些阁楼大多是单开间的房子,四只脚站在“池”中。或支撑在地面上,亭台楼阁巍然屹立,独具魅力。
与汉代其他大型高层建筑类似,减少了汉代“阁楼”“水阁”木构架建筑对夯土的依赖,在建筑物的壁柱头上有连续的垂直框架,内外柱之间的横框和竖框形成纵横连接的框架,并初步形成外槽空间。但汉代的“阁楼”、“水榭”还没有完全脱离夯土台基。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框架体系,仍属于高层建筑的范畴。
5.完美的建筑装饰
汉代高层建筑整体追求气势的雄伟,对细部装饰的完美也有要求。根据已知的考古发掘资料,汉代建筑的地面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夯筑、方砖和油漆地板。在汉长安城的未央宫里,考古人员发现,地板上的方砖上雕刻着回纹、小方纹等几何图案。在桂工一号基地遗址内,在长安城2号楼,甚至还发现了原来的草泥地,应该就是所谓的“土蒙朱红”的地面。
屋顶装饰与地面处理一样,是汉代高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建筑中花纹丰富、造型独特的陶瓦,往往成为高层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除了它们的实际功能之外。如莲纹瓦当、凤纹瓦当、夔龙纹瓦当等瓦当类型。都是汉代考古遗址中常用的高台建筑瓦当样式。此外,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也将用于汉代高台建筑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