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俗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等,《营造法式》称为“砷石”,它是门枕石的一种,上如鼓形,下有基座,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一般放置于大中型宅院、衙门、寺庙等建筑大门入口的两侧,成双成对出现。
卢宅仪门抱鼓石(连年有“鱼”)
早期抱鼓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大门上的一个传统组成构件,被安置在大门门框两侧的下面,用于稳固门扇和平衡门板重力。后期的抱鼓石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演变成了标志着屋主社会等级地位的建筑装饰符号。
地位等级高的官员宅门前的抱鼓石形制复杂,雕饰繁复,鼓顶有顽皮嬉戏的小狮子或者兽吻头,底座和石鼓都雕有吉祥纹样,而等级低的官员或者商贾大户宅门前的抱鼓石相对质朴,普通百姓则只能摆放门墩。
在封建礼制文化和等级制度的影响下,“门第”、“门户”、“门派”等封建思想逐渐滋生,传统宅门的装饰构件抱鼓石也被官宦、贵族们演变成权利和“非贵即富”的门第象征,以及联姻家庭身份是否匹配的参照物。
湖溪郭宅永贞堂抱鼓石(双狮戏球)
地理位置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不同,抱鼓石的形制也南北有异。东阳地区的抱鼓石同徽州抱鼓石相近,鼓面明显呈现出极为规则的圆形,底座呈现较为规则的长方形。整个造型并不对称,鼓面有向外跑的趋势,看起来像一只蜗牛。
北京抱鼓石的底座多是由两个对称的如意纹和下部的倒三角锦巾纹或复杂的荷叶纹组成,相比较之下,东阳抱鼓石的整体造型更加纯粹和几何型化,装饰较少,体现了古建装饰的简约淡雅之美。
卢宅捷报门抱鼓石
南方地区的抱鼓石一般会在鼓面雕刻纹样,瑞兽祥云、花鸟虫鱼、器物什锦题材广泛,如“双狮戏球”、“连年有余”、“鸳鸯戏水”,还有代表福寿吉祥的牡丹、荷花、如意纹、卷草纹等等。这些图案雕饰玲珑精美、栩栩如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