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头
白马拖缰
后周皇帝郭威,小名郭雀儿。因讳名将高老鹞之名(雀鹰俗称为鹞),疑其有不臣之心,便封赵匡胤为征讨大元帅,命进兵高平关,斩高老鹞人头复命。赵父与高老鹞是结拜弟兄,此次受命,进退两难。进驻巴公原后,令军士安营扎寨,赵单骑只身入关求见。言称:“君命难违。若借得叔王人头,巧夺兵权,杀昏君统一天下,不但此仇可报,天下百姓亦感叔王恩德。”
高老鹞见赵气宇轩昂,风度非凡,料定“将来定天下者必此人”,便以赵与其子高怀德、高怀亮结为生死兄弟,并推翻郭雀儿江山为民除害为条件,答应借人头与赵。赵又将其小妹许与高怀德为妻。然后,高老鹞乘二子不妨,拔剑自刎。赵匡胤披麻戴孝、重祭高老鹞后,用礼盒盛其头,领兵回汴梁复命。赵献上人头后,郭威见高老鹞双目圆睁,胡须抖动,似活着一般,吓得大叫一声,跌下龙位,口吐鲜血而死。后柴王继位,封赵为兵马大元帅。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称帝,统一江山,国号为宋,封高怀德为大元帅。这一传闻故事还被编成地方戏, 剧名《高平关》,亦称《借人头》。
在晋城城区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响声,名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寒冬上山砍柴,归来遇一老者索柴取暖,少年慨然予之。老者赠少年一纸马,称:此乃神马,如有所求,只念咒语即可照办。少年黑夜返村,突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邻舍皆叹无法进山砍柴。少年依法念咒,纸马突变白马,上山驮炭而归,众皆惊奇。一地主得知,勾结歹徒深夜盗马,被白马踢翻在地,马铃散落。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道腾空而去。从此,“马铃”遍山皆是,连原来的卵缰石也变成外坚中空、摇之即响的“马铃石”。后人在此山建寺,名白马寺,司马山亦更名白马寺山。当地人称此故事为“白马拖缰”。此山为晋城县四景之一。
廉颇换马
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中秦国反间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在卸任前嘱咐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战,应以守为主”,并将一份“守势图”交与赵括。赵括傲慢无理,不予理睬。廉颇愤怒之下,交出帅印,连衣甲都未及更换,便策马奔赵都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廉颇这才发现自己仍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便将三件铠甲脱下。后人将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卸掉“三甲”后继续前行,但沿途仍有百姓拦路乞留。原来,人们都知道廉将军有“三白”,从白发、白须和座下骑乘的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上仍可认出。廉颇便忍痛换掉骑乘多年的白马。后人把廉颇换马的地方叫做“换马村”。
秦筑空仓
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岭叫老马岭。相传战国时秦国为进攻赵国之长平曾屯兵于此。秦军副帅王龅为稳定军心和迷惑对方,令士卒用芦席在老马岭搭起一个个空粮仓。谁知天不作美,一夜大风将这些空仓刮得七零八落。后来,人们便称老马岭为空仓岭。
舜耕历山
史书中有“舜耕于历山”的记载。中国的历山有数处。位于沁水、垣曲交界,在沁水县城西45公里处的历山,又叫舜王坪。上有舜王庙,周围有沩、纳二泉,有大洪池、小洪池,有状如犁沟的遗痕。相传,此即舜王躬耕处。